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理论 >  评论
3.8元官司是法治普及课
发布时间:2024-10-24 10:14:06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申请手机卡停机保号服务,和客服沟通后成功停机,仍被扣费3.8元。近日,华东政法大学林姓同学及维权小组成员以“手机停机后仍被收取套餐费”为由,将上海移动松江营业厅诉至辖区法院,法院予以立案。据报道,该案于10月12日调解结案,上海移动退还套餐费用,林姓同学成功维权。

  3.8元金额不大,但也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明已成功申请停机保号,不需要接打电话和使用流量,为什么移动公司还是要扣钱,难道白纸黑字的合同不算数?即使有所谓“合约期内停机,按约定的最低承诺消费值继续收取”的潜规则,难道就合理?客服在林姓同学咨询时,根本没有告知这一内容,反而是不断使用话术诱导,试图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达到让对方“默认”的目的。

  值得点赞的是,作为政法大学的学生,林姓同学及维权小组成员将所学法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显示出了法治意识。为自己维权,无异于完成了一节司法实践课。为了3.8元打官司,敢于向大企业索赔,显然不是为了钱,而是求个理。难能可贵的是,法院不仅受理,最终也支持了合理合规的意见。

  一个人的诉讼关乎一大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据报道,与林同学有相同经历的消费者不少。可见运营商玩套路已不是一天两天,消费者之所以没有起诉,大多是碍于时间和精力,懒得计较。这只会助长不合理收费现象,让自身权益不断受到侵害。

  3.8元官司看似小,但意义不小。既是运营商的收费公平课,也是公众的司法普及课。  (孟雅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