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磴口县广袤的农村牧区,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公路如同血脉般贯穿其间。近年来,磴口县对农村公路实行管养分离、市场化养护,使20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成为农牧民群众出行的便捷通道,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清晨,在县道X714别磴线上,磴口县复兴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东地道班班长余万福每天都会骑上自己的电三轮出发,带上铁锹、扫把,开始一整天巡查、清理路面、修整路肩的工作,如果遇到无法处理的公路病害,他会及时在微信工作群里报告,组织相关人员对公路病害进行养护处理。作为负责22公里农村公路的“路保姆”,他熟悉这条路上的每一段路基、每一个桥涵。“三分建设,七分养护,如果缺少了定期的养护,路会烂得很快。国家投资修好的农村路,我们一定要精心养护好。每天我们都会对公路进行巡查、修复和保养,确保公路的安全和畅通。”余万福说。
余万福所在的磴口县公路段在全区范围内第一家率先转制成为民营企业,转制后利用原有技术人员、养护道班、设备等成立了全县唯一一家具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技能的复兴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今年,该公司凭借优异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再次成功中标,目前养护道路总里程达到437.4公里,覆盖了全县主要交通干线。“我们以合同的形式明确了管养内容、管养责任、管养标准,公司的7个道班都配备了专门的责任人和养护队伍,通过网格化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全县公路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畅通。”磴口县复兴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杰说。
2020年,磴口县出台多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规范性文件,全面落实县、镇、村三级“路长制”,把“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构建起了“县道有中心、乡村有站所”的管理体系。同时,当地政府每年预算支出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都不少于300万元,并按收入增量的5%逐年递增,形成了政府财政资金兜底的保障机制。“为真正解决好农村公路养护问题,2020年开始,我们率先尝试市场化养护模式,实现管养分离,探索形成了“县道专业化养护、乡道社会化养护、村道公益性岗位养护”等多元化运行模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市场化工作。”磴口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养护中心主任魏宇堂说。
2021年,磴口县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作为全区农村公路养护改革的排头兵,磴口县率先尝试市场化养护模式,理顺体制机制,实现管养分离,“县道县养、乡村道乡村养”、专群结合、有路必养的分级管理模式,解决了农村公路“有人管”“有钱养”“养得好”“管长远”的问题。截至2023年底,磴口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069.6公里,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一个以县级公路为脉络、以乡级公路为延伸、以村级公路为补充的连接国省干道、纵横乡镇村组的农村公路网络在磴口县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