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巴彦淖尔大地一派欣欣向荣,处处洋溢着奋斗的激情。9月19日,“牢记嘱托担使命 深化改革谱新篇”2024年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通过组织各地各部门现场观看、学习交流、晾晒比拼,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全力推动各地重大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新优势。
当天,与会人员到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重点产业园等地,感受高质量发展的脉搏。本版通过图片形式展示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的部分亮点。
今年以来,乌拉特中旗聚焦聚力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聚焦市委“五高五区”目标定位,按照“产业规划、区域布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旗域经济总体思路,谋划确立了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优化“三大攻坚战”为抓手,以争政策、争牌子、争试点、争资金“四争”为实现路径,以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重要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暨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五大创建”为目标定位的“三四五”整体布局,高位推动、高效落实。
上半年,乌拉特中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41亿元,同比增长5.7%。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6.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36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乌拉特中旗以贯穿全年的“加速跑”“奋力攀”,在奋斗长卷中写下了清晰而鲜明的注脚。
海流图镇春锦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6260万元(其中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20万元),占地面积117亩,建设智能温控大棚100栋和发酵车间,2024年4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底全面完工。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650吨,智能大棚每栋年产值26万元,投资回收周期2年。二期计划投资3亿元,5年内完成建设。 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构建劳务就业、农户自主发展、企业提供服务、土地流转资产收益等联农带农机制,辐射周边2000亩土地,有效带动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发展,实现企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稳定增收“三赢”。同时,项目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制成优质培养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义堂红辣椒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占地327亩,总投资1.4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8000万元,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6栋、冷冻保鲜库1栋、科研和数字化交易平台中心1栋、农机展销中心1栋。二期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6栋、冷冻保鲜库1栋、仓储库房5栋、农畜产品展销中心1栋。一期、二期工程均于2024年6月开工建设,建设加工区、仓储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今年10月底全部建成投运。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糟辣椒5400吨、泡椒8800吨、剁椒1.12万吨、辣椒面6000吨、油辣椒面6000吨,将进一步推动德岭山镇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科研、市场、品牌为一体的辣椒产业集群发展。
甘其毛都城南区提质焕新工程总投资1.7亿元,围绕构建有水有绿、有娱有购、有教有学的“六有”区域布局,重点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好“水”的文章。投资4500万元,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实现日净化污水800立方米,年节约用水15万立方米。二是做好“绿”的文章。投资1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的榆树沟生态公园。三是做好“融”的文章。围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投资1.1亿元,打造“丝路红驼”文化产业园,配套建设房车营地、驼道骑行、生态停车场、星空营地、文创街区、美食街等功能区。四是做好“教”的文章。围绕打造国防教育研学点,投资500万元,实施向北开放桥头堡展厅建设项目,将钟楼展馆打造成展示口岸独特魅力的平台载体。 目前,各项改造工程正在紧张实施。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拓展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增强口岸对人口、产业的承载力和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力。
二狼山白绒山羊产业园位于乌拉特中旗同和太种畜繁育中心,总投资8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2022年3月开工建设,2024年1月投产运营。产业园分设产业研发中心、绒山羊冷冻精液库、羊绒收储交易中心、绒毛分梳中心四个功能区,构建“良种繁育+产业化”两大体系,搭建产业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和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北平纺织有限公司二狼山牧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示范基地”、同和太种畜繁育中心被评为“二狼山白绒山羊种质资源国家级基地”。 产业园建成后,年可生产国际羊绒交易标准的特级羊绒20吨、一级羊绒200吨、二级羊绒300吨、冷冻精液50万支,带动基础母羊存栏规模达到20万只,周边牧户平均增收3.2万元,打造全程可追溯的“万只高品质羊绒示范区”。
皖兴硅基先进材料产业园位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占地约17.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4亿元,围绕打造硅基材料全产业链,构建集孵化、研发、生产、试验、技术创新与产学研于一体的硅基材料产业示范基地。该项目将砂石资源充分利用,形成资源集约利用的闭环。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1.5亿元,建成30万吨石英砂项目,目前已具备生产条件,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计划9月底正式投产运行,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二期计划投资8.4亿元,建设50万吨石英砂项目、5万吨高纯石英砂及石英玻璃材料项目,计划2025年启动实施。三期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1万吨球形硅微粉项目、2万吨石英坩埚项目,计划2026年启动实施。 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年产值可实现50亿元,年上缴利税5亿元,带动当地就业1000人以上,将填补全市硅基先进材料产业的空白,对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甘其毛都口岸步行街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实施立面改造、视效更新、商业包装、景观升级等提标改造工程,全力打造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治理规范的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同时,在城区下大力气处置闲置资产,盘活烂尾楼,引进社会资本1.5亿元,成功盘活盛景国际、天峰鑫都、庆华西山大院3处2.9万平方米闲置资产和蒙正邦威1处4万平方米烂尾楼,建成锦颐优选连锁酒店、盛景国际酒店、罗兰轻居智慧民宿和中蒙国际贸易商业中心。
今年以来,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始终坚持把提升通关过货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货物进出“全流程”齐抓共管的高效机制,通关过货效能不断释放,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下一步,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将继续保持“拼”的精神,拿出“闯”的劲头,发扬“干”的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落细“六个工程”,瞄准绿色、智能、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口岸建设目标,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淖尔中慧物流 AGV 无人驾驶智能通关项目是全球首个陆路口岸 AGV 无人驾驶跨境运输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占地面积66.5万平方米,包括AGV 交互堆场、出口货物海关监管场所及集装箱堆场区。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6月开始试运行。淖尔中慧海关监管场所采用了先进的无人驾驶车辆作为运输工具,基本不受天气、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可实现全时段、全天候连续运转,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缩减了通关时间,为甘其毛都口岸物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甘其毛都口岸联检大楼建于2006年,2023年实施改扩建工程,2024年1月重新投入使用。改扩建工程总投资6050万元,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楼建筑、装饰、采暖、给排水、电气等设施改造,对室外雨水管网、输水管道等进行维修,对海关、检验检疫以及业务技术用房等功能不足部分进行扩建。改建后的旅检大厅功能齐全,布局符合相关业务规范。一层是旅客检查通道、边检海关联合查验室、执法办案区、卫生检疫用房、边检海关以及缉私部门执勤执法功能用房以及免税店。二层是勤务指挥中心、证研中心、党建用房等。三层是会晤室以及边检海关执勤人员办公室。旅客出入境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旅检现场愈发国际化、智能化、舒适化、便捷化,对于一体化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市建设,促进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