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 临河区:科学养殖促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16 11:30:13 通讯员:王辉业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日前,在内蒙古富川现代肉羊产业化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一排排整齐的华蒙肉羊圈舍宽敞明亮,圈舍内成年华蒙肉羊膘肥体壮,小羊羔活蹦乱跳。

  “华蒙肉羊是我们历时十几年研发出的新品种,最显著的外形特点就是臀大、背宽、腰粗、尾巴短、腿短,不仅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饲料利用率高、肉用性能突出,而且适应性非常强、抗病能力强。”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怀森介绍。优良品种缺乏是肉羊种业面临的“缺芯之痛”,既影响肉羊的生产性能,又制约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和市场竞争。为推动肉羊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自2020年起,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累计投入43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先后组织实施了11项“科技兴蒙”重点专项项目,支持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富川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内创新主体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区域性多羔肉羊新品系培育、肉羊精准养殖技术及配套设施设备的开发应用、肉羊精深加工等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并取得了包括华蒙肉羊新品种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成果。

0716005_001_01_s.jpg

巡检机器人正在巡逻

  陈怀森告诉笔者,华蒙肉羊整体水平处于国际肉羊第一方阵。初产母羊平均产羔率194%、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242%,2年3茬羔,抗病性强,羔羊的成活率高。同时,它的肉用性能也很突出,6月龄羔羊平均体重51~54公斤、平均屠宰率51.6%~52.3%。华蒙肉羊的成功培育,为肉羊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解决了品种问题,如何节约管理成本,做好产品推广就成了促进肉羊产业创新发展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2023年,依托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创新平台,智慧牧场肉羊养殖机器人系统研发成功。在内蒙古富川现代肉羊产业化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投入运行的饲喂机器人沿着设定好的运行线路将自动装载的饲料匀速且均匀地投放到料槽内,并根据羊的不同情况精准投喂,保证肉羊喂料均匀、羊群成长速度均衡。清扫机器人会将料槽里外剩余的饲料收集到小车的存放桶内,再运输到指定地点倾倒存放,解决饲草料浪费和人工清扫不及时等问题。前后有4个高清摄像头360度环视的巡检机器人,在各圈舍间有条不紊地巡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机器人在激光引导和北斗卫星导航下,24小时不间断自主采集、分析羊只全生命周期生理数据与环境数据,并在母羊产仔1小时关键时间内发出预警,有效降低羊只发病率和羊羔死亡率。这套系统能节约生产管理成本150万元,减少10%的饲草料浪费,投料误差不超过0.5公斤,产羔率提高30%。

  在巴彦淖尔农高区华蒙肉羊示范扩繁基地——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长胜村,现有肉羊存栏量3500余只,已建标准化棚圈37栋,富川公司累计向长胜村回收羔羊321只,在推动华蒙肉羊新品系快速扩繁,当地肉羊品系更新换代的同时,每户养羊村民可增加收入2万元。

  目前,临河区现已形成集肉羊生产、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知名的肉羊生产、加工、屠宰集散地,形成“四季出栏、均衡上市”的产业发展格局。临河区将加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华蒙肉羊”国家核心育种场,加快推动构建“企业核心育种场+标准化扩繁户+规模化生产群”的育繁推体系,推动华蒙肉羊快速成为新一代地区主导品种,促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