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甘草种植拓宽农民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4-07-15 10:26:52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盛夏7月,在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金星村的甘草田里,绿油油的甘草长势旺盛,飘散着阵阵清香,村民们正在田间除草、管护。

  “这几年甘草的行情很好,今年我们村扩大了种植面积,甘草成熟后会有农民经济人给牵线搭桥,不愁卖,按照去年的收购价格是10元一斤。甘草是两年期作物,一亩地两年纯利润在6000元。甘草秧子还可作为牛羊的饲草,第一年割了,第二年还往出长。”西小召镇金星村村委委员王金华说。

  西小召镇土质偏盐碱化,历来以种植玉米、葵花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不高,增收渠道狭窄。俗话说“家有三亩田,金山银山也不换”,怎样让这“三亩田”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西小召镇不断探索,立足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长势旺盛的甘草

  甘草为草本植物,属中药材,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不需覆农膜,可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近年来,甘草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西小召镇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宜规模化发展甘草种植产业,在实现“四控”的同时,还能积极响应严禁在黄河河道主河槽区和部分低滩区内种植高秆农作物要求,助力村民增收。今年,西小召镇乃马岱村、金星村以及近滩区等地都扩大了甘草种植面积,共计3000多亩。

  “今年种植的甘草长势挺好,6月份种的基本有80%的出苗率,慢慢就全长出来了,特别适合我们这里的盐碱地种植。甘草特别省水,这两年经济效益也不错,我准备明年再多种点。”西小召镇金星村村民曹学刚说。

  如此一来,种植甘草不仅节水、省肥、减药、无膜,还能利用其自身良好的外源胁迫耐受性防风固沙,帮助治理土地荒漠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巴彦淖尔晚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