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前旗旗委编办不断改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方式,通过规范数据管理、打通数据壁垒、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数据分析,推进“大数据+机构编制”工作模式,加快推进数字化机构编制建设,不断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
精准数据,夯实数据基础。以“向数据要编制”为目标,对全旗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领导职数和实际配备情况逐一梳理建立台账,对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数、人员信息等数据提出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工作法(即:每月一核对,每月一校对,每月一审核),优化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提升工作效能。
共享数据,激活数据互联。为解决各部门间数据不统一、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旗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乌拉特前旗财政统发工资实施方案》,加强部门间数据审核比对工作,编制部门按编制审核列编人员名册,人社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核拨经费,建立每月工资三部门联审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对由退休、辞职等原因产生的人员不一致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减编手续,方可进行工资审核,解决了实名制数据库人员核减滞后的问题,有效杜绝吃空饷现象,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率。
优化流程,理顺办事程序。全面梳理机构编制审批流程,对领导职数核定、人员调整、新增人员、信息修改等具体业务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并公示到编办工作网站与工作群,依托实名制管理系统,积极推行机构编制业务网上办理,打造“只跑一次,业务办好”模式,缩短了办事流程,提升了工作效能。
用活数据,发挥数据效能。充分运用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实时跟踪管理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分析单位实有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等构成要素,综合近几年人员变动规律,梳理本单位本系统紧缺人员,实现对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编制和领导职数及其使用等情况更为准确的动态监管、分析预测和跟踪预警,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决策、执行、监督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