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 培育优质苗木 筑牢绿色根基
发布时间:2024-07-04 09:49:59 记者:杨青/文 胡东育/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日,记者走进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班禅作业区,只见一株株树苗挺立田间,生机勃勃。工人们手持锄头,穿梭在苗圃之间,为新疆杨除草。

  “新华林场拥有三四十年的育苗经验。今年,我们实行保障性苗圃工程共500亩,其中有320亩的乔木扦插育苗,主要包括新疆杨、沙林杨和红柳等品种;180亩的播种育苗,主要是灌木,包括沙枣、梭梭、洋柴、花棒、紫穗槐、杜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办公室主任钟方帅说,“这些树种1至3年出圃,出圃后可保障‘三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用苗。”

0704001_004_01_s.jpg

乌拉特后旗新红林业管护中心

  今年,乌拉特后旗新红林业管护中心保障性苗圃基地进行文冠果苗木的培育工作,引进自动化灌溉系统与病虫害智能监控设备,实现了对苗木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

  据了解,乌拉特后旗新红林业管护中心大力培育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耐风沙的乡土树种苗木,实行保障性苗圃工程500亩,目前已完成430亩(其中杨树、柳树种植已完成20亩,酸枣、蒙古扁桃、沙冬青、白刺育苗已完成70亩,梭梭育苗完成105亩,柠条育苗完成235亩),土地平整、管道铺设已全部完成。

  林木种苗是防沙治沙、保障造林绿化的基础。今年,我市印发《关于2024年自治区级保障性苗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审核批复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2024年自治区级保障性苗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我市将聚焦市域及周边盟市的用苗需求,以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良种壮苗为导向,建设自治区级保障性苗圃5处。

  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乌拉特前旗东风林业管护中心、乌拉特后旗新红林业管护中心、五原县林业管护中心、杭锦后旗林业管护中心等5处保障性苗圃将发挥国有林场土地、人员、技术优势,培育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苗木,新增育苗面积2000亩,新增育苗4000万株,主要培育新疆杨、梭梭、柠条、细穗柽柳等乡土树种,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发挥好保障性苗圃的支撑保障作用。

  今年,全市将育苗4990亩、1.16亿株,其中乔木2357亩、2443.98万株,灌木2633亩、9150.44万株。乔木主要树种为新疆杨、沙枣、榆树、小美旱、沙林杨等;灌木主要树种为梭梭、柠条、四翅滨藜、细穗柽柳、紫穗槐、花棒等。按育苗主体分,国有林场育苗2925亩、5527.6万株,社会化育苗2065亩、6066.82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