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原县和胜乡和平村探索“党建引领、支部领办、村民入股、统种共富”新型土地种植模式,精打细算做好“土地账”,实现农田高效利用和农民增产增收。
走进和胜乡和平村一组敕勒川生态农业合作社的黄柿子种植基地,嫩绿的黄柿子幼苗长势喜人。村民许三红有70多亩地,今年,他的20亩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交给敕勒川生态农业合作社种植管理,从种到收无需操心,只等收获时节分红。“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省事又省心。空出来的时间还能打打零工、养养牲畜,又能增加一笔收入。”许三红开心地说。
和平村有1.8万亩耕地,过去土地较为零散,耕作费时费力。今年,村里以实施的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基础,引导12户村民转变原有种植方式,通过“统种共富”模式种植黄柿子200亩。同时,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将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成的6个温室也入股到敕勒川生态农业合作社种植黄柿子,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入股,走经营品牌化、种植基地化、管理专业化、销售多元化、分配股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比起‘大道理’,老百姓更喜欢‘小算盘’,你帮他们把账算好了,他们就乐意跟着做。”和平村党支部书记陈进龙表示。统种共富采取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原则,让村民自愿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企业订单和统一销售,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在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让村民腰包更鼓。
“村民收益每亩最低保障6000多元,加上二次分红,达到7000元以上没问题,要比村民们之前种植葵花收入高5到6倍。在种植管理和采收时,预计每天还能吸纳劳动力30余人,实现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敕勒川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庄恒说。
今年,和胜乡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有序、分步推进”的原则,打造和平村为“统种共富”试点村,通过推广“统种共富”新型土地合作经营模式,让土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带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一步,和胜乡将通过试点村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尝试“统种共富”模式,实现“农户+集体”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