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五原县和胜乡建丰村五组甄林的农家小院,一棵棵海红果树迎着朝阳,焕发出勃勃生机。“我这3棵树种了30多年了,一棵树一年差不多能产果800斤,一斤最少能卖到2块钱,一棵树一年纯收入能达到1600元左右,3棵树也就是5000来块钱的收入。”甄林的言语间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和胜乡,像甄林这样发展庭院经济的家庭还有很多。和胜乡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庭院经济组织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体系、治理体系,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让农户把房前屋后、菜园路边都融进庭院经济建设中。该乡积极打造了海红果树产业基地,为农户提供海红果苗木1.3万株,种植面积约150亩,形成了沿“311”省道连片观赏经济林,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发展壮大。预计5—7年后到盛果期,每株收益2000元以上,全村78户农户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就近就地就业30余人。该乡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把发展庭院经济与农民增收致富、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绿化美化、基层治理相结合,实现了美化农家、扮靓乡村、农民致富的目标,让“方寸闲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小庭院”有大作为。近年来,五原县按照“百乡引领、千村示范、万户增收”的发展庭院经济思路,通过党建引领、多方结合的方式,将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和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农户利用好房前屋后闲置院落空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一院一景,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开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此外,五原县坚持把造林绿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产业富民协同推进,全力打造“园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全县范围内推广“三棵树”模式,每户一棵红枣树、一棵鸡心果树、一棵梨树初见成效,全县实现庭院经济林117个村全覆盖,示范组269个,总户数达到7062户。组织科技人员、技术能手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修剪、嫁接等管理服务,农户通过庭院经济发展,变“静资源”为“动资产”,把小庭院变“聚宝盆”,庭院经济不仅成为一道风景线,也使乡村发展更有“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