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几字弯”书写绿色“三北情” | 从沙海到“绿海”“蓝海”
发布时间:2024-05-16 11:40:44 记者:张静/文 胡东育 通讯员:姚鑫/图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晚报

  眼下,黄河“几字弯”顶端绿意铺展,正是治沙添绿的好时节。茫茫沙海中,巴彦淖尔治沙人埋头苦干,种下片片新绿,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

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绿波涌动

新红林场育苗基地

光伏柱安装现场

  走进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樟子松、云杉、沙枣、柠条、杨树随风涌起阵阵绿波,紫穗槐一串串粉紫色的小花轻轻摇曳,空气清新、鸟鸣声声,令人惬意。三代人60年坚守“绿色梦想”,累计造林3.9万亩。远处沙地里,新栽植的一丛丛幼苗顽强生长。今年,林场核心作业区周边补植补造1万多株新疆杨,林场其他作业区补植补种300多亩苗木,主要有四季玫瑰、紫穗槐、杨柴、梭梭等,4月下旬已全部种植完毕。在民乐作业区,工人们在沙地里“栽”下了一个个水泥桩,为后期安装光伏板、建设光伏电站做准备。

杭锦后旗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示范区

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

  在杭锦后旗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示范区现场,工人们采用“稻草方格”治沙法,有的栽植苗木,有的浇灌新栽下的一株株梭梭、柠条嫩苗。沙坡下,一排排泛绿的树苗迎风挺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目光转向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这里的职工们挖沙沟、铺草、压流沙,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引进蒙草固沙机、网式沙障铺设机、打坑机,实行治沙机械化;采用石头、稻草、麦秆等13种材料,进行工程固沙;探索出“工程固沙+造封飞+农民利益联结试验”科学治沙方法,4400亩裸露的沙地将披上“黄金锁甲”。

  东风阵阵,红旗猎猎,近百台推土机在磴口县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区作业,起伏的乌兰布和沙漠变得平整开阔,一根根光伏柱拔地而起,4万多亩沙地上“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板间种植”的“借光治沙”模式孕育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