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披露了一批打着“国家项目”牌的诈骗APP。此次披露的诈骗APP共有八大类,包括“一带一路”虚假APP、“中国供销合作社”虚假APP、“中国共富”虚假APP、“中国梦”虚假APP、“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虚假APP、“中国芯”虚假APP、“中国智造”虚假APP、“中华慈善总会”虚假APP。
这些APP的诈骗套路有哪些?工信部反诈工作专班技术专家介绍,目前发现涉诈的APP主要集中在金融投资、伪造国家机关以及刷单返利等几个方面。这些APP打着“国字头”旗号,吸引广大群众下载,再通过仿造正版APP的页面,博取群众信任,利用“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话术,诱骗群众将自己的钱财转给非法账户。
除了关注相关部门的披露信息,公众如何自行判断APP的真假?工信部反诈工作专班专家表示,仔细对比虚假APP和正版APP的图标,往往能够观察到正版APP颜色和文字都更加清晰,虚假的则很粗糙。打开APP后,正版应用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页面设计也比较精美。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虚假APP经常一上来就直接邀请用户注册账号并登录,在注册账号时,需要用户填入推荐人的邀请码。而像这种邀请码,常常出现在定向诈骗场景中。
据悉,工信部反诈工作专班会同有关部门开展APP反诈电子标识试点工作,从2023年9月至今,累计监测发现了大约1.7万款仿冒APP。目前,通过技术手段,已阻止了80%的用户安装此类APP,仿冒APP数量下降了近九成,相关APP的受骗用户投诉率下降近70%。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