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赋河套
又是一年杀猪季
发布时间:2023-12-12 10:40:27 文:田淑琴(临河)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小雪卧羊,大雪杀猪”。大雪节气一到,河套地区一年一度的杀猪季节又到了。此时,杀猪菜成为了朋友圈和微信群中热议的话题,那一盘色泽黄亮、香味四溢、绵软可口的杀猪菜撩拨着多少人的味蕾,久居闹市的城里人能去乡下吃一顿地地道道的杀猪菜,那是无比开心的事情。

  记得我刚嫁进婆家那年,婆婆家喂着两头大肥猪。婆婆家人口多,每年养两头大肥猪就是一家人一年的油水。婆婆善良、勤快,在村子里人缘很好,每逢杀猪时帮忙的人多,邀请来吃杀猪菜的亲戚朋友也多,所以婆婆家杀猪也如办一个小事宴。杀猪前几天,家里人便给亲朋好友们发去吃杀猪菜的邀请,并请村子里的人来帮忙杀猪、烩菜。

  杀猪前一天,全家人就开始为杀猪做准备,打扫庭院、劈柴、修补炉灶、上街置办烟酒饮料糖茶菜,婆婆则忙着蒸她最拿手的民勤发面馍馍待客。我初来乍到,啥也不会做,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婆婆烧烧火。看着他们出出进进忙碌的样子,我恍惚间觉得这是准备过年而不是杀猪。

  杀猪当天天刚蒙蒙亮,帮忙的人就陆续到来。提水的、烧火的、切菜的、剥葱蒜的、削土豆皮的,小院里顿时热闹起来。猪好像有预感似地赖在圈里不出来,几个身强力壮的后生揪着猪耳朵、拽着猪尾巴将猪拉出来,绑得结结实实的。猪的嚎叫声响彻村庄,惦记着猪尿泡的孩子们闻声钻出被窝急匆匆跑来,等着抢猪尿泡玩。

  褪猪的大锅热气腾腾,屠匠们弯腰挽袖,动作麻利,不到半天时间,两头大肥猪就被宰杀收拾妥当了。二十多斤重的猪槽头肉切成一指厚、手掌大小的块和着土豆、酸菜烩了满满一大锅。看着那么大的一锅烩菜,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多,能吃完?”甚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临近中午,邀请的客人都到了,屠匠们也忙完了,凉菜热菜摆了几大桌。大家不分主宾围坐在一起猜拳行令、推杯换盏,欢歌笑语此起彼伏。酒酣耳热之时,香喷喷的猪肉烩酸菜端上了桌。我被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形态所震撼,感叹河套人的慷慨与豪爽。

  地道的猪肉烩酸菜,肉,肥而不腻,软烂绵香;菜,酸而不烈,黏滑爽口。酒足饭饱后,用滚烫的开水泡上一碗酸菜汤喝下去,那叫一个酣畅淋漓。一顿杀猪菜直吃到日头偏西,意犹未尽的人们才起身离开,婆婆也不忘给他们每人带上一份酸烩菜,让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能品尝到这具有独特香味的杀猪菜。客人散尽,我再次回到厨房时,那么大一锅菜已所剩无几了,困惑了我一天的疑问瞬间就释然了。

  第一次吃杀猪菜,我只觉得又酸又腻,并没觉得有多好吃。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知不觉地喜欢吃河套杀猪菜了,也越来越觉得河套杀猪菜浓香可口,尤其那一碗开水泡的酸菜汤让我欲罢不能。

  猪肉烩酸菜是河套地区的传统美食,它代表着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承载着永不褪色的故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