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目中的理想城市都有不同的模样,有人喜欢喧嚣,有人喜欢宁静,有人钟意在田园生活中细品生活滋味,有人热衷在快节奏的城市中寻找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这样一座田园城市,适合你工作、生活、追梦,满足你的丰富想象,她就是——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这座城市是什么样的?很多人的答案是:她不止一面。她既有迷人的颜值,也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策马扬鞭的广阔豪迈,又有精耕细作的田园时光;既有极具民族风情的传统文化,又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既有城市乡村的烟火气,又有山川湖泊的静谧。如果你仔细体会、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巴彦淖尔是一座有着“双面气质”的城市,就像一张唱片的两面,演绎着不同节奏的乐曲,她的AB面可以让你看到不同的巴彦淖尔。
丰饶物产 高晓龙/摄
平畴沃野 齐鸿雁/摄
美丽草原 齐鸿雁/摄
千里阴山 东一/摄
集中机收 齐鸿雁/摄
驼球比赛 高晓龙/摄
新型牧场 齐鸿雁/摄
现代工业 胡东育/摄
大美湿地 高晓龙/摄
·颜值/内涵·
山水林田湖草沙赋予这片土地超高颜值,巴彦淖尔的美,美在山川、河流、田园、四季……美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黄河壮阔,阴山巍峨,草木葱郁,田野无垠,河套大地绚丽多姿,巴彦淖尔美不胜收。
春风吹醒万物,带来一派生机;夏雨点点滴滴,化作满眼翠绿;秋叶片片飘零,思绪随之飞舞;冬雪洁白无瑕,造就银色世界。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了北纬40度的奇迹,孕育出了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勇往直前、拼搏创新的宝贵精神。这些精神财富,已融入巴彦淖尔人的血液,激励着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策马扬鞭/精耕细作·
位于巴彦淖尔北部的乌拉特草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有可利用草牧场7200万亩。春夏两季,草原上特别热闹,随处可见马会和那达慕,男女老少换上鲜艳的蒙古袍参加草原上的盛会。马儿矫健、骑手精神,共同演绎出草原上的速度与激情。
而富饶的河套平原上,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为农业发展赋予了独有的“天赋”,农业科技的加持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金翅膀”,粮食生产连年增收,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特色产业已成规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巴彦淖尔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物阜民丰。
·传统文化/科技范儿·
巴彦淖尔独特的地理人文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间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惊叹世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中的爬山调、乌拉特民歌、蒙古族驼球享誉全国。
巴彦淖尔灿烂的农耕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犁耧耙杖等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集约化发展,再到内蒙古首个国家农高区,巴彦淖尔农业开放筑基、破浪前行,未来,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将成为全国农业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温度/高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牧区里,乌拉特草原上牧民们手捧蓝色哈达欢迎远方的客人,为他们敬上一杯浓香四溢的下马酒,炒米、奶茶、手扒肉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他们唱着敬酒歌,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巴彦淖尔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始终不变。
在温度与高度并存的巴彦淖尔,八百里河套农产品正搭乘“天赋河套”品牌快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演绎着从“塞外粮仓”到“天下厨房”的奇迹。如今,“天赋河套”已成为高品质农产品的代名词。
·烟火/静谧·
巴彦淖尔的清晨,虽有些清冷,但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早市渐渐热闹起来,这里有新鲜的蔬菜、缤纷的水果和现做现卖的特色小吃,带给人们简单的快乐,巴彦淖尔人的一天从一顿结结实实的“硬早点”开始。午餐时间,一碗大碗羊肉是人们对一上午辛勤工作的最好慰藉。华灯初上,月色点亮了城市的夜生活,街头巷尾的各色美食组成了一幅匆忙而又热闹的城市画卷。也许生活中最美好的,就是让每一件普通的小事都散发出久违的烟火气,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溢满欢喜。
繁华都市之外的巴彦淖尔,在原野与湖泊间悄然写下静谧的诗篇。在这里,水挨着草,草生于水,天鹅、鸿雁等各种鸟儿飞向波光潋滟的乌梁素海、纳林湖。在蓝天、白云以及黛色的阴山和流淌的河水间,万物都显得悠闲恬静。
巴彦淖尔的A面和B面,折射出她多元发展的活力与魅力。未来,她还会创造更多的AB面,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期待你的参与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