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兔图》(明) 故宫博物院藏
李培岳书
兔年,十二生肖的第四年,是个象征吉祥的年头。汉字“四”造型四平八稳,端庄稳定,寓意完整,因此文学名著有“四大名著”,京剧名演员有“四大名旦”,佛教有“四大金刚”。十二生肖的第四位在很长时间都是空着的。前面是寅虎,占有“三阳之威”,后面辰龙是“水中之王”,那么,什么动物能有这么高的威望,夹在它们二者之间与他们平起平坐呢?经过漫长的人与动物互动,人们最后选中了“兔”。因为“兔”是善良的代表,因此卯年生肖为兔。
兔子心地最善良
卯兔的生肖歌为:兔子心地最善良,前虎后龙心不慌;兔子不吃窝边草,轻重缓急有主张。
兔子心地善良,能与其他生肖动物广结善缘。老鼠和蛇都生活在洞穴中,因此民间有“蛇盘兔,必定富”的说法,这就符合了以前民间男女婚配相差两岁的婚俗。兔比蛇长两岁,男女相差两岁婚配正合适。按旧观念,这个年龄差距组成家庭容易稳定、和睦。
兔子虽小,来头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是月中有兔,把兔看成是月亮的化身,嫦娥的使者,民众的朋友。兔是月亮神话中的重要角色,嫦娥、蟾蜍和兔被古人编织成美妙的传说。中国古代文化把万物分阴阳,月亮对太阳。古人在表示日月运行,光阴流逝时,常用“兔起乌沉”“兔走乌飞”“兔缺乌沉”等词来形容月亮,在文学作品中也用“兔宫”“兔阙”“兔窟”“兔轮”“兔华”“兔辉”等词来称呼月亮。太阳为阳,内中金乌三趾,月亮为阴,内中兔脚趾为偶数。
兔可以当月亮来供,又可作为祭祖的牲物来摆放,这就给兔赋予了很高的文化含量。祭祖的牲物原来有牛、猪、羊,还有马和鸡。后来马是军队战斗力,代表国力,不可随便牺牲。至于兔,不但名称上可代替马,还容易得到。在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马匹都用兔来命名,比如武圣关羽的坐骑就取名赤兔马。这是因为兔子跑得快,其他生肖追不上,而且兔子还会往地里钻。曾有龙兔赛跑的故事,龙以为兔子跑丢了,实际兔子在地洞中跑在了前面,成为优胜者。
古人把兔子作为快速的象征。“飞兔”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中,“飞兔、要褭(同袅),古之骏马也。”意思是,这种马跑起来像兔在飞,所以得名。史册中对上文所说的赤兔马记载颇多。《三国志吕布臧洪传》载:“布有良马曰赤兔。”《曹瞒传》曰:“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该马名称中有“赤”字,应该是一匹红马。后来,赤兔经《三国演义》的夸张,成了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的宝马。这匹马之所以成为关羽的坐骑,是因为它成了曹操的战利品,曹操又将它送给关羽,关羽死后,赤兔也绝食而死,是一匹义马。
人们说兔子是多、快、好、省的典型,兔子繁殖能力强,多;窜跑能力强,快;脾气谦和,好;以素食为主,省。因此,兔子人缘较好,常为有情人当媒人,千里姻缘一线牵,促成了许多美好的姻缘。
古代曾称作“吐子”
在中国文化中,有大量与兔有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兔起鹘落、狡兔三窟、兔走乌飞、动如脱兔、兔角牛翼、龟毛兔角等等,其中以成语“狡兔三窟”最为有名。此词来自战国策里的名篇“冯援客孟尝君”。孟尝君让自家食客冯援去薛地收债,嘱他收债回来,看家中缺什么买什么。冯援到薛地后,见欠债者十分贫穷,就用孟尝君的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烧掉了。他向孟尝君汇报说,我只替您买了“仁义”回来。后来,齐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回薛地时,受到薛地百姓的夹道欢迎。由于有了薛地安身,使孟尝君脱离困境,重新崛起。
兔子在古代还曾被称过“吐子”,兔子是胎生,和别的哺乳动物一样,由于在洞中分娩后得到的食量和水不足,又饿又渴,极端情况下母兔会咬死小兔。人们看到这种情况,不知这是雌兔分娩之后的特殊举动,误认为小兔是从母兔口中生育,留下了“吐子”的说法。兔生完小兔后,要用土封洞口。小兔刚出洞时,浑身是土,所以又有“土子”的说法。这都是误传。在古人眼中,土地是万物之母,受到人们崇拜,兔为“土子”,是应该进入生肖的原因之一。
虽然进入十二生肖较晚,但兔子一进入生肖系列,就被道教“六十甲子太岁星君”找到了属兔人的保护神,把生肖兔的人文底蕴推向了高潮。白云观“本命元辰星君殿”中,塑了五位属兔人保护神的神像,依次是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己卯太岁龙仲大将军、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癸卯太岁友对大将军、乙卯太岁万清大将军。这五位人间大将均化为兔的模样,或穿宽袖长袍,或顶盔掼甲。在佛教经典中,兔子是以神兽出现的,如伐折罗将神将的坐骑是兔,东海金山有净道窟,窟中有一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