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人不闲。近日,在临河区双河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机器的轰鸣声在广袤的田野间回响,拉开了我市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序幕。
平整地垄、清运积土、填埋渠沟……零零散散的农田正被一步步整合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良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有助于农田灌排,提高农田抗灾能力,还便于机械化耕作,可降低人工成本,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临河区双河镇党委书记阮永杰说。
临河区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10.32万亩,其中新建2.52万亩、改造提升7.8万亩,涉及城关镇、双河镇、曙光乡、八一乡、干召庙镇、狼山镇、乌兰图克镇、新华镇、白脑包镇、狼山农场10个乡镇农场。新建项目于2022年12月底完成土方框架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渠道和沟道、新建改建道路、清运田间积土、初步平整土地等;改造提升项目计划于2023年1月开工,全部项目计划2023年6月底完工。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我市采取“大破大立”建设模式,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重新调整分配经营,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林工程等。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9年以来,我市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32.2万亩,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显著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1044.57斤,超全区平均单产296.5斤。据统计,2022年我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创新高,种植面积达556.8万亩,较2021年增加12.8万亩,增长2.3%;粮食总产量达58.2亿斤,较2021年增加2.0亿斤,增长3.5%,对全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16.3%。2023年,我市计划申请高标准农田整市推进项目,将永久基本农田提质改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巴彦淖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