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巴彦淖尔:重大项目建设满弓紧弦抢工期
发布时间:2025-11-14 10:44:44 记者:黄景莲/文 王丽娜/图 编辑:费鹏昊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重大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今年,我市共实施重大项目204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10亿元以上。当前已进入冬季,我市各地抢抓封冻前的有效施工期,抢时间、赶进度,提速提效推进项目建设,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满弓紧弦抢工期,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项目施工现场

大型挖掘机有条不紊地清理通风洞和安全洞口的渣土,土石被精准装入工程车,沿着新修的临时道路驶向指定堆放区;施工平台上,测量人员正手持仪器,细致校准每一组数据,确保施工精度……走进乌拉特后旗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场,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扑面而来。“自9月15日通风洞分部工程启动以来,关键洞口的临时道路已全部修通。截至目前,工地已实现水、电、路、通信‘四通’。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完成4.7亿元投资,确保通风洞、交通洞等关键节点工程按计划推进。”项目水电六局施工负责人郭瑞说。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自治区2024—2027年服务电力系统抽水蓄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项目,总投资91.07亿元,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建成后将承担蒙西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重要功能,对推动自治区能源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在内蒙古山旺食品有限公司绿色优质农产品智能化深加工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对办公楼地面进行浇筑。该项目自今年6月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办公楼、宿舍楼的土建工程,正在对车间钢结构进行安装。“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以上,当前已进入冬季,我们将争分夺秒加快施工,争取项目早日投产,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施工经理耿世荣介绍。作为中俄企业合资共建项目,项目总投资约6.85亿元,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3万吨葵花籽、5000吨咖啡玉米、1000吨能量棒的生产规模,将有力推动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

除农牧业产业化相关项目,信息技术领域重大项目也在加紧施工。在总投资3.2亿元的内蒙古长城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现场,工人们紧张忙碌,建设热潮涌动。该项目依托中国长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实现从芯片、主板到整机关键部件的全链条国产化,真正做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整机20万套、服务器5万套,年产值可达5亿元,不仅填补了我市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领域的空白,还将推动建成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计算设备生产基地。

产业项目加速推进的同时,作为经济发展“动脉”的交通运输项目也在全力推进。走进总投资约14.39亿元的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项目施工现场,横跨河道的11个大桥主墩已挺立在河道中,滩桥梁体部分已经全部架设完成。“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主桥上部结构挂篮悬浇施工,滩桥正在进行桥面系施工,工程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通车。接下来我们将抢抓施工黄金期,做好冬季防凌度汛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本年度施工任务。”中交二公局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庞利敏介绍。

今年,我市计划完成交通运输投资50亿元以上,实施新改建公路和养护工程1500公里以上。截至10月下旬,已完成投资46.2亿元,开工建设2496公里。其中,国道110线黄羊木头至磴口段公路完成投资10.45亿元,国道110线磴口黄河大桥完成投资4.09亿元。

从具体项目的火热建设场景,到全市重大项目整体推进格局,我市在项目谋划、推进机制上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举措。今年,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按照远近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聚焦战略、规划、政策、产业、资金5个方面谋划项目,围绕现代高效农牧业、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传统能源和矿产资源、新能源、新型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绿色低碳项目11个领域明确重点任务,大力引进“链主”企业,导入上下游产业,力争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全面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项目矩阵和底盘支撑。截至9月底,我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0亿元,完成率达70.6%。

下一步,我市将抓住封冻前的有效施工期,紧盯“三北”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太阳沟抽水蓄能、陕耀风光制氢、G0616甘其毛都至海流图段高速公路、G628线黑柳子工业园区至刘拐沙头段公路等重大项目,加快进度、全力推进,推动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