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巴彦淖尔:金融活水精准“贷”动农牧业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5-10-31 09:37:17 通讯员:孙磊 编辑:弋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紧扣服务“三农三牧”,深度融入地区农牧业发展战略,聚焦粮、肉、奶、草四大主导产业,探索出一套全链条、多维度、数字化的“农畜贷”金融服务新范式,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农牧业经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盘活“沉睡资产”,抵押“边界”实现新突破。过去,农牧民融资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抵押物不足,而“农畜贷”极大地拓宽了合格抵押品范围。在活体牲畜抵押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创新性地将农业订单、农产品仓单纳入核心抵押物范畴。截至9月末,全市“农畜贷”余额达29.20亿元,其中订单仓单质押贷款余额达3.85亿元,占比达13.19%,精准“滴灌”了本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让一张张“未来订单”变成了“眼前真金”,真正盘活了农村牧区的“沉睡资产”。

构建“信用图谱”,整村授信批量化赋能。风控是金融服务的生命线。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构建了“官方大数据+属地信用”立体化风控模型。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央行征信系统、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贷前审查和押品确权,严防重复抵押。同时,将“农畜贷”与成熟的“整村授信”模式相结合,对信用良好的整村农户给予基础信用额度。当农户生产扩张需要更大资金时可无缝衔接,通过提供活体、仓单等抵押物获得“农畜贷”支持,形成了“小额靠信用、大额靠抵押”的梯度服务格局,大幅提升了融资效率。

聚焦全产业链,特色产品精准直达。围绕我市重点涉农产业链,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探索打造四大服务模式,即以美洋洋、圣牧高科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金融”模式、针对大型养殖场的“规模化直贷”模式、在养殖密集区的“产业集群批量授信”模式、依托数字技术的“普惠线上快贷”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导金融机构量身定制“金牛乳源贷”“养殖e贷”等2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这些产品期限灵活(1~3年),可采用信用、抵押、担保等多种方式组合,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产品与农牧业生产周期不匹配的问题,赢得了广大农牧户和合作社的赞誉。

数字“耳标”+保险“兜底”,创新机制化解风险。活体资产监管难、风险大,是行业共性难题。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引入“活体抵押+第三方监管+保险联动”创新机制,通过为牛羊打上电子耳标,接入数字监管平台,实现抵押物动态实时监控。与保险机构合作,为抵押的活体牲畜定制专属保险产品,覆盖疫病、意外等死亡风险,形成了“银行敢贷、保险敢保、农户放心养”的风险共担闭环,为金融机构解除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