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是金融帮扶政策的有力延续。”近日,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培训班上,巴彦淖尔金融监管分局局长赵红涛聚焦关键利民举措,围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
截至6月末,我市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4437户,市农牧局推送至6家承贷行后,累计发放小额信贷3.46亿元,惠及8793户次,覆盖率达60.91%,为脱贫群众产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赵红涛介绍,2021年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诸多关键利民政策。一是免抵押免担保,精准对接有生产资金需求的脱贫群体,切实降低贷款门槛,让金融服务向弱势群体倾斜;二是财政全额贴息,我市采取这一方式,确保脱贫户以低成本获贷,有效减轻利息负担;三是政府设立风险补偿金,辖内银行按比例代偿,为脱贫户贷款提供坚实保障,消除银行放贷顾虑。
“要让小额信贷真正发挥实效,关键在优化服务、精准投放。”赵红涛表示,我市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基于脱贫人口生产经营数据,依法合规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发授信模型,推动开展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极大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满足脱贫群众多样化融资需求。
政策闭环管理方面,2024年自治区农牧厅、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我市严格落实,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管理、动态调整;对已获贷的进行跟踪管理,明确帮扶责任人与银行联系人,及时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做好续贷、展期等工作;对符合贷款条件无贷款的实行动态管理,明确责任人,按月调度信贷需求,确保有需求时能及时办理。
“小额信贷是脱贫攻坚期延续到过渡期的一项金融帮扶政策,在帮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方面作用长效、效果显著。”赵红涛说,下一步,各承贷银行将扛起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整改要求。数据对账,与农牧部门开展全面对账,涵盖数据、政策落实、宣传及贷后管理等,确保闭环管理政策落地; 应贷尽贷,对照农牧部门提供的清单,逐户入户调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完成放款,对无贷款意愿的签订《承诺书》,不符合条件的签订《告知书》;全面整改,对照问题清单,明确任务目标,做实做细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剖析问题根源,对制度、培训、文本等进行再梳理,杜绝额外门槛,规范合同文本。
今后,巴彦淖尔金融监管分局及各承贷银行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式方法,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高质量完成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各项任务,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活水”,助力脱贫群众踏上更加稳固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