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杭后:“统种共富”让集体增实力农户享红利
发布时间:2025-09-26 10:29:15 通讯员:郝悦 王皓巍 文/图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统种共富”模式下的连片丰产田

近日,笔者走进杭锦后旗陕坝镇赤峰村,田间地头早已没了零散耕作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合作社统一调度的大型农机穿梭作业,连片的玉米、葵花田一望无际,微风拂过泛起金色波浪,这正是该旗将“零散田”蜕变为“丰收园”的鲜活缩影。

近年来,杭锦后旗以“统种共富”模式为主导,通过党支部引领、规模化整合、全链条运营,将碎片化耕地变成连片大田,筑牢了区域粮食安全根基,更以“粮安”托底、“民富”为核心,绘就出集体增实力、农户享红利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以前自家几亩地东一块西一块,买农资贵、雇农机难,每亩地忙活一年也就挣七八百元。现在把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保底分红加效益分成能拿到1000元到1300元,自己再去给合作社或企业打工,一年又能多挣2万元,这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村民李根才给笔者算起了“增收账”。

杭锦后旗推行“党支部+统一运营+农户”模式,先通过党支部牵头动员,农民以土地入股打破地块壁垒,把“碎田”拼成“整块田”,再依托合作社开展集约经营,以订单种植提前锁定销路,靠利润分成保障各方收益,彻底破解了传统小农“种不好、卖不贵、收益少”的问题,让曾经产量低、收入少的薄田,变成了稳产高产、带动增收的“希望田”。

为守住“丰收园”的成色,当地在运营细节上做足了功课。针对过去种地成本高的痛点,合作社集中批量采购种子、化肥,降低每亩地农资成本。针对“耕作效率低”的问题,引入全程机械化作业,从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收割,全程由专业农机团队操作,万亩耕地的管理效率显著提升。针对村民对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不透明”的顾虑,明确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分红比例,坚持“农户拿大头”,同时组建记账核算、监督评议小组,每一笔收支都公开公示,让农户清清楚楚参与、明明白白分红。

“我们村以前不光地散,不少地块还盐碱化严重,一年到头忙下来没剩几个钱。”杭锦后旗穗穗丰收农牧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双岁回忆道,“后来政府帮我们整改盐碱地,村里又牵头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现在种玉米每亩纯收入在1000元左右,种葵花的收入在1500元。年底分红,家里地少的能分四五万元,地多的能分十来万元,周边没入股的农户来合作社打工,一年也能挣两万元左右,大家都能从‘统种共富’里尝到甜头。”

如今,“统种共富”模式已在杭锦后旗全面铺开,覆盖14个试点村、46个组,依托14个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服务农户1657户。核心的“七个统一”(统一经营管理、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订单销售、统一利润分配、统一组织务工)体系,让零散田的整合效应持续释放。

从零散小块到连片丰产,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可控,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杭锦后旗以“统种共富”为笔,一边稳住了粮食生产基本盘,推动小麦、玉米等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一边让农民从单纯的种地者,变成了“土地分红+务工收入”的双受益者,这场从零散田到“丰收园”的变革,书写出了“粮安民富”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