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巴彦淖尔:传统产业“发新芽” 新兴产业“开新花”
发布时间:2025-09-16 09:39:01 记者:黄景莲/文 通讯员:熊巧红/图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巴彦油田兴华1区块8号平台CCUS先导试验现场

一项项技改项目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一个个重大项目让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追加投资、延长产业链,实现“老树发新芽”;“无中生有”招引项目,想方设法把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产业链配套项目引进来,让新兴产业“新枝开新花”。

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今年,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捣固焦炉干法熄焦节能技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168亿元,将原来的湿熄焦工艺改为干熄焦工艺,并对现有输焦、筛储焦和火车装车系统进行除尘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提升企业焦化技术装置水平,构建起完备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传统煤化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78亿度,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能耗,延伸产业链条。”该公司项目部主管张涵冰介绍。

在传统能源领域,我市石油开采产业也在通过创新技术实现绿色高效发展。

CCUS是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通过捕集二氧化碳排放物,然后将其埋存或利用,减少碳排放。一直以来,拥有300多口生产油井的巴彦油田采取人工水驱的方式开采原油,最终采收率在20%左右。为实现节水、减碳目标,巴彦油田依托国家级CCUS创新团队,攻关CCUS高效开发关键技术,探索采取二氧化碳驱动方式开采原油,逐步构建起集二氧化碳捕集、管输、埋存和驱油采油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巴彦油田已建设3个CCUS先导试验区,涉及40多口油井,每天注入二氧化碳达500多吨,为提高油气开发能力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近年来,巴彦油田因地制宜利用注气、注水技术开发原油,实现深、中、浅层油气资源高效联动开发,同步推进地质勘探、钻井、采油、地面工程,现已成为内蒙古西部首个年产百万吨油田。

今年以来,我市深挖矿产资源潜力,谋划实施一批技改升级和延链补链项目,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益。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拉动全部投资增速0.1个百分点。

在食品产业链延伸方面,我市企业同样通过技术创新让“土特产”焕发新活力。

内蒙古富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了牛羊油产品,并将羊尾油进行深加工,研制出化妆品原料产品,实现“一只普通的羊尾巴创造出一只羊的价值”。

用微生物菌群作“天然剪刀”,精准剪断毛发,提高脱毛效率;通过低温酶解,精准提取高纯度胶原蛋白肽;把羊皮里的营养“挖掘”出来,让羊皮从“边角料”逆袭成“健康新宠”……内蒙古蒙元宽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突破羊皮食品化技术壁垒,研发出以羊皮为主要原料的“羊筋道”系列休闲食品,让每公斤羊皮的利润从10元增长至50元,实现“需求牵引——技术支撑——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羊皮食品化产业发展。

内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拿出超过经营收入5%的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与科研院校合作,成功研发出从向日葵盘中提取果胶专利技术,将原来每吨2000元的饲用向日葵盘转化为每吨售价10万元的食用果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食品工业化,推动11条农牧业重点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为企业和国内知名实验室、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平台,开发功能性食品、营养保健品,把“土特产”往精了做、往细了做,由卖“原字号”向卖更多“制成品”转变,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在传统产业持续焕新的同时,我市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布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迎来重要突破。

走进位于临河区的内蒙古长城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各司其职紧张作业。“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于7月启动基槽开挖,现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9月底即可进入试生产阶段。”施工方负责人高立敏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依托中国长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实现从芯片、主板到整机关键部件的全链条国产化,真正做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其中,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从配件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能力,产品涵盖台式机、服务器等品类;二期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预计2026年7月实现投产,重点生产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及打印机等产品。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整机20万套、服务器5万套,年产值可达5亿元。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我市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更将推动建成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计算设备生产基地。

除信息技术产业外,生物基新材料领域也成为我市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在位于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内蒙古光大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基新材料长链二元酸项目建设现场,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工人们在厂房内外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设备。该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一系列新兴产业项目的推进,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加速推进,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6.0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2个百分点;规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5%,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