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报销医药费要准备一堆材料,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医保码一扫,几分钟就办好了。”在市医院的门诊结算窗口,刚看完病的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医保钱包”:“家里老人的药费也可以用我的个人账户共济支付,真的太方便了。”
近日,在“政务直通车——医疗保障”专场直播活动中,工作人员针对群众关注的参保政策、报销流程、异地结算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医保政策从“纸上”走到群众“心里”。
这样便捷的服务,正成为我市医保服务的常态。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政策覆盖、结算效率、基金监管和便民服务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医保服务提质增效,切实让医保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参保群众。
坚持夯基提质,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全力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2.17万人,参保率达96.85%,困难人员100%参保。同时,积极落实2024版药品目录,及时调整更新药品耗材目录,群众就医药品和耗材报销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协同发展治理活力。严格执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已覆盖全市所有开通医保住院结算的医院和所有病种。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清单的上传率、匹配率、合格率均达98%以上。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确保群众医药费用更加合理。认真执行集中带量采购结果,今年上半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参与率达97%,网上采购率达95%,药品配送到位率达96%。
坚持标本兼治,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全市医保系统聚焦6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基金监管。截至目前,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实现全覆盖,日常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063家。通过专项检查、日常检查、自查自纠等方式,追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共计5016.97万元。
坚持提质增效,优化医保经办服务质量。深入推进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大学生参保、医保转移接续等“一件事”,简化慢性病申报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方便群众就医购药。组织开展2025年医保数据定向发布活动,提升医保数据透明度。深入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深化“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开通“医保钱包”,扩大医保个人账户使用功能,实现自治区内外近亲属跨省共济使用。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继续推动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移动端拓展,让老百姓就医更加方便省心,让医保结算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