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农发中心项目团队赴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石哈河村中河组,观察高品质中(蒙)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区黄芪生长状况。
4月—10月是仿野生黄芪生长发育的重要时间段,整地、适时播种及全生育期水肥一体化管理至关重要。仿野生栽培的核心要点是在原生态道地产区复刻野生生长环境来开展种植——全程不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任何化学投入品,保留杂草与昆虫,完全依托野生环境下物种间的自然竞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博弈,激活药材基因中潜藏的生命力与药效潜力。这种模式对突破当地黄芪产业发展瓶颈、提升黄芪品质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了更贴近黄芪的野生生长环境,项目区特别挑选了远离村子的地势较高的坡地,相比于普通农田用地,该选地具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特点,土壤pH值为6.8—8.0,土层1米以上,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的二级要求。
本次调查中,项目人员查看了黄芪长势,对黄芪的株高、幅宽、枝条分枝情况进行了田间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黄芪生长状况良好,符合预期。之后团队也与种植户进行了沟通,交流了黄芪田间管理方法与注意事项,要注重根系发育,提升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田间杂草均由人工清除,坚决不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以及其他病虫害防控药剂。
大力推广蒙古黄芪仿野生生产技术是我市推动黄芪产业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项目团队将会持续跟进项目进度,加强水肥管理,完成最终收获工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加大黄芪仿野生技术推广力度、扩大推广面积、提升推广成效,努力朝着技术应用率、成熟度100%的目标靠近,推进全市仿野生蒙中药材种植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