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盐碱地上长出“金色海洋”
发布时间:2025-08-18 11:30:50 实习记者:马天佑 文/图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日,记者在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看到,3000余亩向日葵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形成壮观的“金色海洋”。这片曾经因中重度盐碱化导致作物出苗率低的土地,如今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荒滩变良田”的蜕变。

今年以来,我市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集成推广盐碱地改良新技术、新模式,让盐碱地变成丰产田。其中,重点推广的“智能化灌排一体节水控盐关键技术”成效显著。该技术通过铺设3万余米暗管排盐系统及18眼竖井,使灌溉水垂直下渗后携带盐分汇入积水井排走。“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土壤含盐量已从春季的5‰~7‰降至3‰~4‰,单生长季排盐率达30%~40%,核心区保苗率稳定在80%以上。”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巨峰说。

金色葵海

针对河套灌区盐渍化与水肥利用率低的难题,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新疆农垦科学院、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创新融合暗管排盐、智能水肥控制系统及专用配方肥,形成系统性改良方案。目前,全市已通过暗管排盐、上膜下秸等技术模式成功改良盐碱地192.4万亩,占盐碱地总面积的近30%,改良区域亩均增产达10%,为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