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三级技术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
发布时间:2025-08-08 10:20:54 通讯员 : 韩越 周阳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7月中旬,五原县遭遇长时间、大范围、量级大的降雨过程,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近日,自治区、市、县三级农牧业技术专家到受灾较严重的套海镇开展摸底调研和技术指导,持续强化指导服务和支持保障,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套海镇和平村的地头上,农技专家们正在实地观察受灾作物的长势、土地情况及积水情况,随后针对灾后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农田水利生产基础设施排水修复等方面对乡镇相关干部、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五原县作为农业大县,当前正值玉米、葵花等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实地“把脉”过后,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王永重点针对本次洪灾后受灾农作物的补种、换种等问题开出了“良方”:“五原县受灾比较严重,主要是部分农作物经过洪灾后属于绝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复种一些白菜、牧草。另外有一些受灾不严重的作物我们可以采取松根的办法,让它的根部更加疏松,更好地呼吸,后期可以注重营养保养、防治病虫害发生等问题。”

据了解,针对本次灾情,自治区科技厅紧急动员全区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及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响应自治区防灾减灾部署,火速投身抗灾减灾科技服务一线。“针对受灾农作物的后续植保工作,自治区科技厅特别组建自治区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顶尖农技人员团队赴重灾区深入农业合作社、种植园区等地开展全覆盖式技术诊断、指导工作。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服务活动帮助受灾地区迅速恢复灾后生产,针对植物的缓苗、转栽给出具体指导建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白文志说。

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五原县农科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制定并下发了灾后复产技术方案,引导受灾农户实施生产自救并赶赴受灾现场,开展灾后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100余次,同时向重点受灾区域捐助救灾物资,包括抽水泵、叶面肥、病虫害防治农药等关键生产资料,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下一步,我们继续组织人才团队为受灾农户后续田间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苗俊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