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临河区团结街道金川新天地居民小区,绿化带内的喷灌系统正细密喷出清水,小区内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这些滋养花草的“生命之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来水,而是经过深度处理的“中水”,临河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革命,正悄然走向城市的更多角落。
“小区里的绿化用水全靠‘中水’,居民的生活废水经过处理,摇身一变成了花草的‘营养液’。”物业工作人员高浩一边调试喷灌阀门,一边道出其中的奥秘。
所谓“中水”,是介于上水(给水)与下水(排水)之间的再生水,它打破了“用水即弃”的传统模式,让废水在闭环系统中实现“二次生命”。这套“变废为宝”的设备,就是金川新天地居民小区采用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工艺中水回用系统。该系统将居民日常生活污水深度净化后回用于绿化灌溉及道路清洗,日均处理污水量达20吨,年节水量超4200吨,相当于30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团结街道今日社区党支部书记周静给笔者算了一笔“绿色经济账”:小区1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若用自来水浇灌,每年需要17220元;改用中水后,年支出仅5040元,成本直降71%。这一变化体现的是“内部收集、处理、回用”闭环体系的显著成效,更是“废水零外排、资源全循环”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日月星苑、馨禾百丽等居民小区,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正有序运转。设备从化粪池末端提升污水,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工艺中水回用设备深度处理,让污染物在“无声无息”中被分解——全程无异味、不产污泥、不添化学药剂,处理效率远超传统方式,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让绿色运转“看得见、管得好”。
从单个小区的实践到城市发展的全局,中水回用有效遏制了地下水超采、自来水浪费等问题,减轻了市政管网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更构建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仅金川新天地、日月星苑及馨禾百丽三个居民小区,每年就可节省10800吨水资源,减少支出3.13万元,而这样的绿色模式正成为临河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
未来,临河区将持续优化中水回用系统效率,推动这一模式向更多小区、更多场景延伸,让“废水变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滴水在循环中绽放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