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以精细管控为核心,用数字技术编织起水脉守护网,让水资源管理从“可视”的监测感知迈向“可控”的精准治理,筑牢全市水安全保障屏障。
用数字技术编织起水脉守护网
立体监测网络构建精细管控基础。72个雨量自动监测站实现降雨数据分钟级采集,35处墒情站实时捕捉土壤含水量变化,254眼地下水监测井形成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矩阵。570余处监测站点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让每一处水情变化都清晰可察。针对中小河流防汛,专用监测站7分钟内完成数据传输,为洪水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精细到分钟的决策支撑,实现水情管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智能技术驱动用水精细管控升级。河套灌区27处渠道流量监测断面搭载智能测流系统,通过毫米级精度计量实现灌溉用水“按需分配”。这种精细到立方米的管控模式,倒逼灌区推广节水技术,使农业用水效率提升30%以上。乌梁素海生态监测体系更实现“一湖一策”精细管护,水质指标实时监测与出入湖水量精准调控联动,让生态补水每一分都用在关键处。
数据支撑实现全链条精细管控。水文中心年度生成的12000余组监测数据,构建起水资源管控的“数字账本”。水环境监测分中心通过42项水质指标精细分析,为水源保护划出明确红线;智能调度系统整合多源数据,实现水资源分配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的转变。从地下水超采区精准治理到河湖生态流量精细调控,数字赋能的精细管控贯穿水资源管理全流程,真正让巴彦淖尔的每一滴水都得到科学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