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方寸地”成为“增收园”
发布时间:2025-07-15 09:30:39 实习记者: 马天佑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日,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村民张有明房前屋后的杏树迎来丰收,金黄的杏子压弯了枝条。

“我在房前屋后开辟了30亩的果园,引进种植了早酥梨、桃、李、杏、西梅等10多个品种。每年果树丰收时,周边城镇的游客就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谈起自家的果园,张有明脸上洋溢着笑容。

张有明这座果园,正是民主村蓬勃发展的庭院经济的缩影。

据了解,民主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林果产业,引导村民将房前屋后果园改造为采摘园、微景观,引进种植杏、李、西梅、葡萄、鸡心果、早酥梨、苹果梨等20多个品种,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中旬,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现摘现吃”的乐趣,让“方寸庭院”成为农户增收的一个渠道。“我们村的经济林产业实现了户户覆盖。全村经济林种植规模达两千亩,户均增收两万元以上,庭院经济显著促进了村民收入增长。”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明说。

近年来,我市持续探索“庭院经济+”模式,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种植、庭院养殖、庭院休闲等形式多样的庭院经济,推动农村“方寸闲地”增收又增绿。今年,全市计划落实庭院经济示范村24个,涉及常住户数8176户。截至6月底,全市已落实庭院经济农户2721户,落实资金823.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