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杭后:光伏帮扶工程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7-14 16:56:20 通讯员: 郝悦 任逸田 王皓巍 文/图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杭锦后旗立足资源禀赋,统筹专项资金打造光伏帮扶示范工程,实现新能源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形成“专项资金撬动、特色产业造血、多元主体共赢”的乡村振兴新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光伏帮扶工程

走进蛮会镇新堂村三组,141亩的光伏电站宛如一片蓝色海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432组光伏组件整齐列队,9504块光伏板紧密相连,纵横交错的银灰色支架以科学角度精准固定,恰似等待启航的巨舰风帆。蓝天如洗,光伏板阵如画,现代科技的智慧与田园风光的宁静和谐交融,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为培育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推动新能源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自治区实施光伏帮扶工程要求,结合我旗实际,旗政府统筹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688万元在双庙镇和蛮会镇投资建设了总占地282亩的杭锦后旗光伏帮扶工程项目。”杭锦后旗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开亮介绍,“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2兆瓦,采用‘全额上网’模式运行,预计年发电量2160万度,年产值可达600万元以上。”

据测算,光伏电站建成后产生的收益金在扣除运维费用后,将统筹用于发放全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金39万元、监测对象帮扶与产业分红845人169万元、公益岗补助648人38.88万元。同时在项目日常运维过程中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5个,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7200元。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杭锦后旗政府与锦城国控等国有企业协同作战,建立“日调度、周会商”高效沟通机制,优化施工方案、严控材料采购、倒排工期节点。在各方齐心协力、争分夺秒的努力下,项目仅用42天便圆满竣工,并于5月29日成功并网发电,展现了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杭后速度”。

如今,双庙与蛮会两座光伏电站已成为当地的绿色“宝藏”。双庙光伏电站装机6兆瓦,每日发电4万度,收益约1.1万元;蛮会光伏电站虽部分并网,每日也能产生0.5万元收益。更重要的是,项目建设与运维全程贯穿“帮扶”理念:施工阶段优先吸纳当地监测户、农户参与非技术劳务;日常运维中,周边村民化身“阳光守护者”,负责清洁与看护工作。同时,电站收益扣除运维成本后,由农牧和科技局统筹用于监测对象产业扶持、就业奖补,形成“发电—增收—振兴”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