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拉特中旗,藏着一条超有意思的街道。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网红店,取而代之的是叮叮当当的铜银器敲打声、灵巧的刺绣、可爱的毡艺、精美的宝玉石,还有让人香迷糊的奶食品。
走进位于“金石交”融创商业街的融创新品集中展示区,简约大气的店面轮廓与民族风装饰相映成趣,古朴与现代感交融得恰到好处。铜银器加工、宝玉石加工、刺绣、毡艺等店铺依次排开,每家店都自成一方艺术天地。
过去,乌拉特中旗传统手工艺行业受限于“小散弱”的发展格局,众多手工艺人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效应,品牌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2021年7月,乌拉特中旗以非遗为根、文物为脉、创新为翼,打造“金石交”融创商业街(原名为同心产业街),吸引了一大批传统手工艺人来此创业创新,经过几年发展,逐步实现了民族手工业、非遗技艺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2025年,为了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乌拉特中旗经过精心规划,重新选址在地理位置更为优越、人员更为聚集的市场路,打造新的“金石交”融创商业街。新的商业街总占地面积达15300平方米,相比之前规模更大,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空间布局更加多元,绿化、美化、彩化、亮化让“金石交”融创商业街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全旗从事铜银器加工、宝玉石加工、刺绣、毡艺等手工艺人、手工作坊和企业等聚集于此,开展“融创品牌”培育、“融创新品”生产、“融创空间”建设。融合“政府、高校、国企、研发中心、行业协会、手工匠人、营销团队”七个主体,与国家民委委属六大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开展校地合作共建,通过采取新平台、新内涵、新主体、新业态、新需求、新阵地、新思路、新成果、新销路“九个创新”举措,精心打造的以“黄河故岸阴山下·金石之交在草原”为核心的“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之花在此绽放。“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在这里,我用乌拉特中旗丰富的戈壁石资源为原料,把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制作出一系列‘金石交’融创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销量很好,也陆续承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金石交融创商业街入驻企业凡石文化公司法人庄俊说。
“金石交”融创商业街以“功能明晰化、产业集聚化、人才动能化”为定位,整合原料、匠人、文化资源,开展乌拉特铜银器、刺绣、毡艺、宝玉石加工、石雕石刻、奶食品等特色产业研发销售,构建完整的“金石交”融创品牌产业链,让分散的手工艺人拥有共同的“家”。“打造这条街,就是要打破传统手工艺‘小散弱’困局。通过整合资源、搭建产业链,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文旅融合,让‘金石交’融创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乌拉特中旗鸿启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乌兰格日乐说。
如今,“金石交”融创商业街已入驻商户100余户,带动45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越来越多手工艺人在此实现价值。各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在此聚集、融合、创新,就如“聚宝盆”一般,催化着“指尖技艺”变身“指尖经济”。2024年,“金石交”融创产品销售收入达3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