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风拂过乌梁素海南岸的田野,如同掀开层层绿色的绸缎。走进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嫩绿的玉米苗与辣椒苗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示范
“今年我们种植的玉米采用的是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每亩玉米的种植密度提高到7200株,预计亩产能提高10%~20%,亩均增收150元~200元,种植辣椒3000亩,种植密度是每亩7000株左右,预计亩产能达到7000斤左右,亩均增收500元左右。”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园区负责人王文琦介绍说。
园区示范推广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效,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高达1473.27公斤,刷新了自治区的高产纪录;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1266.2公斤,位居自治区第一;无膜浅埋滴灌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1432.66公斤。示范的玉米新品种已成功推广为主栽品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更是成为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的重要支撑技术,推广面积已覆盖20万亩。
科技的种子在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不仅滋养了丰硕的果实,更孕育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希望。园区示范的小麦套种辣椒高效种植技术,让农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每亩可拿到近3500元的纯利润,相较于单种小麦1500元的收益高出一倍多,同时每亩能减少3次灌溉、节水80立方米左右。示范的辣椒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已全面覆盖所有辣椒种植区,优良品种“北星六号”的知识产权已成功转化至本地种子企业,成为农户争相抢购的热门品种。全旗井灌区已实现井电双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全覆盖,黄灌区的滴灌面积也扩展至近20万亩。“示范园区的建设旨在探索新模式、推广新技术、展示新品种、培育新农民。”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俊说。
示范园区按照“企业+基地+科研院校+社会化服务”模式运行,积极推进田间精准种植管理。如今,园区内已全部实现导航种植,还配备了大量自动化的农业机械装备,运用北斗卫星导航自动耕种系统等多项先进农业技术,让农业生产不仅高质而且高效。
乌拉特前旗依托绿色高质高效项目,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支撑,在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打造节水增粮示范片,集成示范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模式,滴水滴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今年,园区将根据去年的试验数据,优化品种以及密度等多项重点技术,总结并推广适合河套地区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
此外,2024年乌拉特前旗建成21个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其中4个被评为市级科技示范园。园区内开展品种选育、高效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创新试验,开展小麦套种辣椒、小麦匀播技术、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等集成示范,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高效种植模式。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园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常态化实施农业控肥、控水、控膜、控药“四控”行动,致力于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在控水降耗上,较农户传统浇灌方式亩节水27%~44%,较节水限水政策规定用水量亩节水17.8%。在控肥增效上,辣椒亩均节肥24.8%,玉米全生育期亩均节肥28.2%。在控药减害上,预防为主和统防统治,玉米田较农户常规用药方式农药用量每亩减少15.6克。在控膜减污上,推广使用国标地膜、加厚地膜、降解地膜,引进推广残膜回收机械,实现地膜回收90%以上。在节本增效上,技术应用率普遍提升,以玉米为例,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实现了亩均节本约50元,单产增加85公斤,增收170元,总节本增收220元。
如今,走进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先进的种植技术、丰收在望的农作物,展示着现代农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