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 中旗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格局
发布时间:2025-06-06 11:01:07 通讯员:菊娜 樊学光 文/图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乌拉特中旗地处祖国北疆边陲,境内有中蒙边境线181公里。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大力实施稳边固边工程,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格局,加强边境管控力量建设,让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坚如磐石。

马背护边队

开展联创共建活动

边民安居乐业,就是最稳固的边防。乌拉特中旗广泛开展感党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边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边民守边护边意识不断增强。充分整合边境党政军警民企各方资源,组织辖区内驻地边防连队、边境派出所、嘎查村、驻地企事业等各类党组织组建“党政军警民企”联合党委,以联合党委为中心组建联合党支部,按照就近便捷开展联创共建活动,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部门联动、共筑共建的边境地区党建格局。

2021年起,乌拉特中旗连续4年成为全国“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旗县,大力推进边境地区“水电路讯”设施建设,新打水源井82眼,有效解决边境地区边官兵,民警和牧民饮水安全问题。打造集国防教育、校外实践、团体拓展、思政教育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强边固防的“神经末梢”延伸到边境最前沿,全旗(边)境违法案件、电诈案件大幅下降,边境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推进马背护边行动

川井苏木草场面积辽阔,牧民居住十分分散,再加上雨雪天气的影响,本就复杂的道路变得更加难以通行。为了更好地守护边境、服务牧民,2023年川井苏木联合边境派出所,组织党员民警、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护边员等17人成立了“马背护边队”。工作中,“马背护边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全面加强边境力量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坚实履行维护边境地区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

随着在牧民群众中的影响日益广泛,“马背护边队”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多。他们联合乌拉特中旗农牧和科技局、科学技术协会等多个部门,为牧民群众开展科技下乡、助农增收活动30余次,有力助推边境地区农牧业提质增效。

边境地区交通不便,给牧民群众出行购物、看病就医带来了困扰。“马背护边队”积极承担为牧民群众采购、派送生产生活物品等重要工作。截至目前,“马背护边队”累计协助入户走访105天,走访2687户,为牧民送快递180余次,累计开展边境踏查巡逻工作2000余公里。

打造特色国防小镇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以“一镇一品”为导向,依托川井苏木的国防教育资源、军警民融合文化禀赋、区位交通优势,以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为核心,融合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要素,全面构建“一核四区多点”国防小镇发展布局,培育“国防教育+文旅”融合发展兴边富民产业,擦亮思想固边、文化润边、产业兴边的国防小镇品牌。

目前,国防小镇已成功打造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沉浸式研学剧本、“乌拉特中旗国家的孩子、马背上护边员、万里茶道、知青岁月”4个小展馆等20余种文旅研学产品。

同时,为保证全民国防教育走“新”又走心,乌拉特中旗探索国防教育“军训+”模式,构建起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六大类232节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已成功挂牌自治区级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综合训练基地、国防教育现场教学点、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2024年全年已吸引来自全国各地2万名学员,尽享国防教育、军民融合氛围下的军事体验项目。今年,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接待39个团体,分23批次开展研学活动,接待总人数达3344人,684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