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甘其毛都口岸:以数字化引擎驱动跨境物流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2 10:59:29 记者:张静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清晨的甘其毛都口岸,一辆辆AGV无人驾驶跨境车辆如流穿梭,车尾的警示灯在晨雾中划出条条光带;国门及配套功能建设项目工地上,塔吊挥动长臂,6米高的钢柱正拔地而起。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和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甘其毛都口岸正加速推进现代化口岸建设,持续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季度,甘其毛都口岸货运量达884万吨,占内蒙古口岸货运总量近1/3。

在位于甘其毛都口岸的淖尔中慧AGV海关监管场所内,记者看到,载重70吨的AGV货车以25公里的时速在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通道上平稳行驶,车身精准地循着地面磁钉轨迹前进,出境后自动完成消毒、检测、过磅等流程,30秒内即可通关。“这里曾是戈壁滩上的砂石路,如今已成为全国首条无人驾驶跨境干线。”内蒙古淖尔中慧物流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张俊兵指着眼前的“科技动脉”介绍道,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通道自去年6月投运以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有效提升了煤炭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截至目前,已累计运输煤炭320万吨。

“该通道将进一步拓展运输品类和覆盖范围,推动口岸跨境物流智能化发展。目前,我们在口岸新建的两座智能化煤棚正在进行调试。煤棚建成后,将投入桥式起重机、自动翻转机及计量抓斗等,进一步提高煤炭处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升通关安全性和准确性。”张俊兵说。

在乌拉特海关监管区,海关工作人员介绍道:“蒙古国AGV车辆启程瞬间,电子舱单即同步至海关系统;车辆抵达智能卡口时,扫描设备自动比对数据,放行指令几乎与车轮滚动同步。全程‘零接触’,真正实现秒级通关。”

走进甘其毛都口岸国门及配套功能建设项目工地,只见几名工人正在施工脚手架上绑扎钢筋。“A、B塔基础及6米以下钢结构主体安装现已完成,工人们正在安装标高6至12米处的钢柱。新国门预计7月封顶,10月全部完工。”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国门项目负责人史恒介绍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出入境人员可达69.67万人次,年出入境车辆可达79.2万辆次,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检验检疫、通关放行、旅游接待等服务,更好地带动边境地区互市贸易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国门及配套功能建设项目不远处的出境车辆服务区项目二期工程工地上,压路机正轰鸣着平整土地。“二期工程建成后,服务区整体可同时停靠1300多辆重卡,司机能加油、修车,还能在休闲区打台球。”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副主任田桂虎展开规划图介绍道。

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通道旁的空地是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项目建设区域。“铁路开通后,将与公路、AGV形成多式联运网络,口岸年过货能力可达9000万吨。从过去的‘车等货’到现在的‘货等车’,口岸正从传统通道向智慧枢纽转型。口岸管委会将紧盯口岸经济提质增效目标,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持续发力,逐步完善口岸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提高口岸竞争力和承载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田桂虎说。

夜幕降临时,中蒙司机之家的灯光次第亮起,蒙古国司机巴特尔用新学的汉语点赞:“这里能免费理发、健身,比家里还舒服!”

如今,甘其毛都口岸正以数字化引擎驱动跨境物流发展——AGV车队编织着流光溢彩的能源经纬,智能化煤棚积蓄着绿色转型的澎湃动能,“无感通关”系统刷新着“秒级速度”。新国门巍然挺立的钢骨,跨境铁路规划延伸的轨迹,连同司机之家升腾的烟火气,共同勾勒出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