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召庙镇:创新减负机制 激发自治活力
发布时间:2025-04-22 10:48:07 通讯员:李玉 李欣 文/图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临河区干召庙镇以“镇领导多跑腿,村书记少跑路”为突破口,创新基层减负机制,通过“五人小组”工作法进一步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凝心聚力抓改革促发展。

调解纠纷

干部沉下去  效率提上来

“黄羊村距干召庙镇政府40多公里。以前去镇里开个会,骑电动车路上往返就得2个多小时。”黄羊村一村干部坦言。针对这一情况,干召庙镇将辖区划分为干召、乌兰、黄羊3个片区,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联,带着工作任务直接下沉到片区进行统筹调度。“现在镇领导按片区‘上门服务’,最多用3个小时就能把工作安排下去。”黄羊村党支部书记任建平说,“我们不用来回折腾,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4年1月,广联村20万斤早酥梨滞销,村民急得团团转。镇党委副书记贾迎春得知后,立即走村入户了解具体情况,并连夜联系了媒体和本土网红帮忙宣传报道。此后一个月,果农们20万斤的滞销梨销售一空。“以前遇上这种情况,村书记得到处跑的找销路,现在好了,镇干部主动上门帮我们解难题。”对此,广联村村民周明感触颇深,“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负担减下去  服务提上来

对于镇村来说,有效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创新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激发村民自治活力,也是为基层减负的关键抓手。干召庙镇民主村实行的“五人小组”工作法,在为村“两委”减压赋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民主村村民张胜在浇灌自家田地时,不慎将邻居王其家的西瓜地淹了1.2亩,造成西瓜减产、经济受损。事情发生后,民主村“五人小组”迅速行动,及时将张胜、王其叫到一起进行调解协商。小组成员既讲法律政策,又讲乡情民约,经过沟通,促使双方快速达成和解协议,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纠纷。“现在村里大事小情都有‘五人小组’帮着分担,我们终于能从鸡毛蒜皮的邻里矛盾中抽身,把精力放在发展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上来了。”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明感叹道。

今后,干召庙镇将继续探索切实有效的基层减负工作机制,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搭建起群众参与治理的平台,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畅通、更暖心,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责,服务更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