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河区车站街道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依托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按照“一个中心统领、一张网格收集、一支队伍共治、一套机制联调”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走好“枫桥路”、破解“百姓愁”,做好基层治理各项工作。
咨询
“一个中心”抓统领,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综治中心每天由1名科级干部代班值守,通过点兵点将、统一受理、分类梳理、限期办理的举措,实现“群众反映问题在中心、领导干部接访在中心、部门协调联动在中心、矛盾纠纷处理在中心”的实战化目标,让综治中心在调处社会矛盾中有作为、有口碑、有地位。
“一张网格”收民意,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车站街道依托“微网实格”治理机制,将辖区划分为5个总网格,37个一般网格,134个微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前沿哨兵”作用,及时将网格中排查发现的遗留问题反馈综治中心,由社会治理办收集研判,开展上门调解和预约服务,有效防止“小纠纷”激化成“大事件”,破解群众“无处说事、事跑多地、事难解决”的困境,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街头巷尾之中,把矛盾化解在群众茶余饭后之间,激活了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一支队伍”强共治,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车站街道综治中心明确由1名副书记主抓日常工作,派出所所长挂职任街道副书记专抓社区外围工作,17名中心工作人员对应5个窗口和5个社区,全天候开展信访受理代办工作,形成“内外闭合、上下联动”的实体化运行模式,让“群众张嘴、干部跑腿”成为常态化,构建起“主动发现、归口处理、科学分流”的矛盾化解新机制。
“一套机制”重调处,解决“如何干”的问题。车站街道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集成优势,推行区、街道、社区三方联动,通过“调判结合、法理兼顾”的举措,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调处在中心、解决在中心,已化解信访积案65件次,扭转了辖区群众遇事“信官不信调、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全面提升了街道综治中心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