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找准乡村振兴的“钥匙”,才能解锁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路径、新图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盘活农村资源、激发农民智慧、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增收渠道,让党支部“领”出强村致富新路子。
“今天咱们嘎查有件大喜事儿,合作社揭牌!咱赶紧收拾收拾,一块儿去热闹热闹。”近日,由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毕克梯嘎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一诺农牧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牧民赵小波兴高采烈地在入股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嘎查“两委”的积极宣传下,他了解了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入股方式和收益分配,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更加充满信心。
“依托苏木的牛羊肉资源,我们引进了风干、切割及真空包装等一系列智能设备对牛羊肉进行精深加工,产品以风干牛羊肉、水晶羊背、羊肉水饺等为主。春节前合作社试运行了7天,销售额就达到10万多元。只要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我们合作社肯定越来越红火!”毕克梯嘎查长娜仁格日乐说。
近日,临河区八一乡生丰村村委会大院里人头攒动,200户村民喜领264万元分红款。“这264万元是2200亩土地的入股分红金,亩均1200元,共涉及生丰村200户村民。这次领的最多的一户是41772元。”生丰村党支部书记杜春喜介绍。
去年底,生丰村尝试推行“统种共富”模式,鼓励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村党支部领办的金圪达助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2月底,内蒙古昇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港蔬菜项目便成功落地生丰村。
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运营、集体增收、农民致富,这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产业的生动实践。我市持续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比武争星”的重要考评标准和带动群众增收的实践路径,鼓励嘎查村党组织探索土地入股、养殖合作、社会化服务、劳务服务、旅游服务、置业出租等领办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全市已有135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入股金额达3.41亿元,带动5089户农牧民入股,实现分红1942.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