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让“诚信之花”绚丽绽放
发布时间:2025-03-08 10:25:00 编辑:乔萍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你把自己的姓氏标记在商品上,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种自信。这承诺植根于货真价实,这自信源自于诚信经营。大巧如拙,童叟无欺方能行稳致远,大道至简,经商之道自古以诚为先。”这是内蒙古自治区2023 年度“十大诚信人物”评选颁奖仪式上组委会给苏巧云的致敬词,短短的一段话,高度概括了她“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品质。

苏巧云,今年59岁,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光明西街经营着一家烟酒专卖店,从1990年开始创业到现在,这已经是她诚信经营的第34个年头。她是巴彦淖尔市第四届人大代表,临河区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曾获自治区百佳诚信个体工商户、自治区五好家庭、巴彦淖尔市首届“劳动模范”、巴彦淖尔市道德模范奖、全市“十大孝星”、临河区先进个体工商户、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自强不息,做事业发展的有心人

1990年的寒冬腊月,26岁的苏巧云怀揣着一千元钱,在临河城区利民市场租了两米长的一截柜台,摆起了烟酒摊,当上了她从小就羡慕的售货员,开始了她从商至今的生涯。对她来说,这是一席用武之地,是学习提高自己的好地方。

人们把摆摊做小买卖称为“练摊”,一个“练”字,包涵了摆摊的艰难不易和个中的酸甜苦辣。亲朋好友们劝她: “巧云,你有文化又年轻,好好找个单位上班不是很好吗?何苦受那份罪?”苏巧云知道,亲朋好友都是真情善言,都是为她着想,她心里感激他们。

苏巧云也深知做个体工商户的辛苦,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有个小病小痛的,有时也需要忍着去店里搞好经营。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事业的热爱,她不断地向前辈学习,向同行请教,时时刻刻将经营的得失铭记于心。本着诚信经营的经商之道,靠着热情好客的处事风格,赢来了很多回头客,使得自己的烟酒专卖店走上了有序经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诚信经营,做新老顾客的“贴心人”

苏巧云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经商的要有商德,短斤缺两、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骗顾客,这是商家大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苏巧云视顾客为上帝,待消费者如亲朋。为了永远保持信誉,避免买卖纠纷,苏巧云在销售的每一条卷烟上,都签注上她的姓氏“苏”字,也是她商铺的字号。她郑重承诺:“在我这里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均以10倍的价格赔偿!”

老顾客说:“苏巧云的烟没假的,多少年了,我们都是从她这里买货。”

新顾客说:“‘苏’字是老字号老牌子了,都是真货,人们认可,我们买着放心。”

苏巧云一直坚守“诚信经营”,经营收入节节攀升。“这次骗了人家,以后人家肯定不会再买你的货,这叫自己断自己的财路。反之,你卖的货都是真货,消费者自然都愿意到你这儿来,生意就会越做越顺。”她把“诚信”作为做人做事的准则,赢得了顾客,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热心公益,做困难群体的暖心人

苏巧云常说:“我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了,这些都离不开社会对我的帮助,我要尽我所能回馈社会。”不管是在艰难的创业初期,还是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苏巧云都一直热心帮助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几年前,她就拿出6000元帮助了一对困难夫妻建起了羊圈,为这对夫妻在养殖方面解决了实际困难。每年她都会自费组织一些理发师到养老院为老人们理发,为老人们送去温暖。这些年来,她积极做公益献爱心,用涓涓善款书写着责任和信念,传递着温暖。

谈到未来发展之路,苏巧云依旧不忘初心,以诚为本,她决心以自己的辛勤灌溉让“诚信之花”绚丽绽放;她决心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让爱心传递,让生命绽放。(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