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聚势突破 中旗打造21个沿边产业园
发布时间:2025-03-04 10:11:01 通讯员:梁震英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乌拉特中旗聚焦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重要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等,将“大基地、大园区、大龙头、大品牌、大项目”贯穿全程,全力打造21个沿边产业园。

发展产业,必须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乌拉特中旗地处北纬41°农作物种植黄金带,具有“北牧南粮”的先天优势。为让产业发展成为精准助力农牧业现代化的一环,该旗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乌拉特”品牌。

建设中的“乌拉特味道”食品产业孵化园

“乌拉特味道”食品产业孵化园中央厨房建设项目位于海流图镇,是乌拉特中旗为打造以预制菜输出为核心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构建“三基地、五中心”优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平台建设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2024年10月底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产业园内的冷链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智能仓储中心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动“蒙肉南下”“南菜北上”,搭建起产品加工端、销售端的平台和载体。

同样火热建设中的还有总投资9亿元的牧羊海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该产业园构建“两园、三区、三组团”整体布局,打造“产品研发+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商销售”全产业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集聚效应显著和产品种类鲜明的发展格局。

乌拉特中旗以“一镇一品”为总体导向,以“加工”和“品牌”为核心环节,以基础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龙头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加快建设沿边农牧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以产业“园区化”引领驱动农牧业现代化。

口岸农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加工产业园、德岭山义堂红辣椒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乌加河玉米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一个个园区加速建设不仅成为汇聚现代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载体,更成为乡村发展新的增长极。

与此同时,一批新产业新园区也在拔节而起,成为乌拉特中旗新的“活力中心”。

乌拉特中旗资源富集,不仅农牧业资源丰富,而且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晶质石墨矿物储量超亿吨。该旗属全国一类风光资源区域,无论是在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品质上,还是在发展空间、体量上,优势都极为明显。旗境内甘其毛都口岸是国内短距离有效覆盖工业基地和城市群最多的陆路口岸,也是全国过货量最大的陆路口岸。

聚焦创建国家重要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乌拉特中旗以“加工”和“制造”为核心环节,以“一区两园”为重要载体,打造“十大产业链”,加快建设金泉产业园和金海产业园两个沿边工业产业园和进口资源落地精深加工、储能、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比例绿电替代高载能、硅基新材料、石墨新材料、锂电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持续深化“园区焕新”行动,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创新应用示范区和承接绿色载能产业集聚的主阵地。

聚焦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暨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目的地打造为核心,以发展“国防教育、研学旅游、营地产业”为抓手,加快建设川井国防小镇、海流图国防教育军事科技体验园、骑兵营军事文化拓展体验园、海流图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同和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牧羊海农文旅小镇、甘其毛都“丝路红驼”文化产业园7个沿边文旅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布局打造全国最大的国防教育户外实训基地和覆盖长城、阴山、湿地、草原、口岸“五大板块”的全域旅游格局。

聚焦创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围绕“5575”创建思路,以“加工”和“贸易”为核心环节,围绕“两线三区”,加快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甘其毛都口岸综合保税区、甘其毛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中蒙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5个沿边产业园,加速向中蒙两国西部综合性口岸迈进,建设全国沿边开发开放最具活力的先导区。

聚焦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以提高城市形象品位与功能品质、厚植人文底蕴为重点,加快建设海流图南郊湿地公园、海流图西郊城中草原,持续深化“城市更新”行动,打造汇聚沿边产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核心服务区。

21个沿边产业园的建设,不仅为乌拉特中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