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临河后旗运用大数据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
发布时间:2025-02-27 09:53:04 记者:周悦 通讯员:艾海飞 孟祥宇 赵敏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临河区审计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中,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积极探索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审计效率和质量。乌拉特后旗审计局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地理信息审计方法专题学习,深入领会大数据审计技术在审计实战中的创新应用和重要价值。

临河区审计局从三个方面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关,一是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选址关。审计人员通过叠加比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矢量数据与“两区”划定成果数据,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优先位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确保符合政策要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矢量数据与生态保护红线数据进行叠加比对,核查是否存在“农田进林”“农田下河”等不合规问题,确保选址科学合理。二是严把上图入库程序质量关。审计人员通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矢量数据与项目规划图、施工图、竣工图、验收图进行叠加对比,严格审查上图入库数据的准确性。此外,通过比对往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矢量数据,核查是否存在不同年度项目重复上图入库的问题,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三是严把高标准农田建后运行管护关。审计人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矢量数据与“三调”成果数据、正射遥感影像进行比对,重点审查是否存在“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如私自占用农田或改建农田用于非农建设等。同时,通过比对各年度正射遥感影像,核查项目建成后是否存在撂荒闲置问题,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挥应有作用。

乌拉特后旗审计局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具备大数据审计的项目中,注重应用、重视操作,逐步形成全员应用、全面应用、全程应用的氛围。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了解管理组织方式、审计思路、专业应用技术、培训沟通交流技巧等内容,拓眼界、找差距、促学习。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需求聘请专业人员开展“点餐式”培训,做到以用为本、按需调整。学习上级审计机关和其他旗县区审计机关在相似审计项目中的特色做法,提高审计干部的大数据审计能力。把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与审计实战演练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搭建计算机知识与审计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桥梁,实现审计思路与综合技能的有机有效结合。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实战中,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体验地理信息大数据的高效便捷,促进审计目标实现。

通过以上措施,临河区审计局、乌拉特后旗审计局有效提升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