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原县信访劳动监察室,有一位调解员,他以专业、耐心和热忱,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维护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他就是罗再兴。
罗再兴从事劳动调解工作多年,始终秉持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将每一起纠纷都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处理。面对复杂的劳动纠纷案件,他总是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了准确把握每一个案件的关键,他深入研究劳动法律法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到各类司法解释,每一条款都烂熟于心。为了能在实际调解中精准运用法律条文,他不仅研读条文本身,还深入研究法律背后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这使得他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劳动纠纷时,总能迅速找到法律依据,为纠纷解决提供坚实支撑。
在调解过程中,罗再兴最擅长的便是倾听。他深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纠纷发生时,心中都积压着情绪,只有让他们充分表达诉求,才能真正了解问题的核心。无论面对怎样的抱怨和指责,他都耐心倾听,给予双方充分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在某次日常接待中,劳动者因加班工资问题与用人单位产生严重分歧,情绪激动。罗再兴现场并没有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让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心中的委屈一吐为快。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倾诉中,罗再兴始终专注倾听,不时给予回应和安慰,逐渐平复了劳动者的情绪,也理清了案件的关键信息。
除了倾听,罗再兴还善于换位思考。他站在劳动者的角度,理解他们为生活奔波的不易,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考虑企业的经营困难和管理需求。在处理某企业集体劳动纠纷时,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员工们集体抗议,要求企业立即支付工资并给予经济补偿,双方僵持不下。罗再兴一方面安抚员工情绪,承诺会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沟通,分析企业面临的困境和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经过多次协商,他提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企业分阶段支付工资,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同时为员工提供一定的福利作为补偿,员工则给予企业一定的缓冲时间。这一方案既保障了员工的基本权益,也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最终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在长期的调解工作中,罗再兴还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调解技巧。他善于运用法律条文,以理服人,让双方清楚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注重情感沟通,以情动人,化解双方的对立情绪。在调解过程中,他总是保持冷静、客观,用温和的语言和坚定的态度引导双方走向和解。他常说:“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正是凭借这种严谨负责的态度和灵活有效的调解技巧,罗再兴成功调解了大量劳动纠纷案件,赢得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