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大联欢、健身操展演、社火表演、乌兰牧骑演出……在杭锦后旗城乡大地,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点亮美好生活。
近年来,杭锦后旗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壮大文艺队伍、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活动形式等多项举措,使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遍布城乡,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新成果。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元宵节,杭锦后旗“百姓大舞台”暨“村晚”优秀节目展演、健身操展演和社火表演火热进行。来自各镇、社区的参演群众神采奕奕、激情飞扬,他们围绕乡情、乡愿、乡音等元素,展示自己的绝活儿,从传统的戏曲、秧歌,到现代的小品、歌曲、健身操等,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家热情高涨,掌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
杭锦后旗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融合社会力量和专业资源,广泛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大群众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表演,讲述着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家乡变化,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024年,杭锦后旗全年共举办各类文旅活动145场次,服务群众15万人次,让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愈加坚定,真正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走进刚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杭锦后旗体育公园,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上,人们正在酣畅淋漓地运动着。各类冰雪运动设施、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人们或坐着冰上漂移车,或骑着冰上自行车,完全沉浸在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兴奋中。市民郝哲说:“来这儿玩挺有意思,这么多的冰上项目,唤起了我们童年的回忆,这里还有设施齐备的打球场地,风景也美,出来走走,运动一下,让人心情愉悦。”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近年来,杭锦后旗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为各镇、社区配套健身路径和体育设施,为全区农村牧区文化示范户发放文化设备,一项项具体的举措,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杭锦后旗围绕“红歌颂党·礼赞家乡”品牌,创作《沃野唱响丰收歌》等10部作品;围绕“文润杭后·阅读北疆”品牌,发布“故乡记忆陕坝味道”本土作家作品29部;围绕“文以载物·博观历史”品牌,全年开展多场博物馆宣传活动;围绕“红色旅游+”品牌,讲好英雄刘光子、劳模牛二旦等为主题的红色故事;借助“驻陕坝·渡阴山”等旅游品牌,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和沉浸式旅游体验活动;围绕“红色领航·体育飞扬”品牌,举办“村BA”、社区运动会、干部职工健步走等群众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
同时,杭锦后旗着力打造“乌兰牧骑+”志愿服务品牌,2024年乌兰牧骑共开展文艺演出114场,大力弘扬了乌兰牧骑精神,将党的关怀、先进思想、健康理念等通过文艺作品带到基层群众身边,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