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宝音德力格尔:将民族团结进步的诗篇写在边境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5-02-21 10:15:05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宝音德力格尔现任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镇派出所教导员。从警以来,他28年如一日坚守在环境恶劣的基层派出所一线,用那一抹深情的公安蓝,守护着边境牧区1672平方公里、8000多名各族群众的平安和幸福。他用一腔热血温暖了60.64公里边境线上各族群众的心,带领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恩党、拥护党,一心一意跟党走。

向牧民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一张手绘“宝音图” 架起党群连心桥

在辽阔的乌拉特草原深处,宝音德力格尔骑着摩托车、肩披毛褡裢,常年奔波在1672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辖区内分散居住着8000多名各族群众。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难走的地方连摩托车也进不去,20多年来他坚持每月下辖区20天以上,全年深入基层260多天,总计走访居民19万人次,骑坏了9辆摩托车,每年行程6万公里,累计行程16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40圈。

初任片警时,宝音德力格尔面临的是陌生的地形和复杂的环境,没有参照物,也没有标识,极容易迷路。遇上大风大雪天,就是在这里住了几代的牧民也会迷路。为了熟悉辖区的地形,他开始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手工绘制地形图。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双手绘制每条道路、河槽,历时10年,记满了十几个笔记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心血,最终绘制成了一幅涵盖1672平方公里戈壁草原的“宝音图”。2009年,该地图被市公安局录入警务平台,成为全市和乌拉特后旗旗委、旗政府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这张凝聚宝音德力格尔心血的地图,不仅方便了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成为了促进辖区民族团结稳定、连接政府与各族群众之间的桥梁。

一颗拳拳为民心  装满群众冷暖安危

在工作中,宝音德力格尔和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资助过50多名孤寡老人和各族困难群众,收养过3名困难家庭儿童,资助了10名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累计个人捐资超过30万元。

宝音德力格尔有3部手机,建立了30个微信群,总人数达到了7000多人,覆盖900多户牧户,一天24小时开机,365天随时待命。20多年来,他从没换过手机号。他还给每个嘎查建立了2个工作群,1个公务群,1个牧民群。“公务群”主要用来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递党的声音;“牧民群”则是为了及时了解民情,掌握舆情。

牧区交通不便,为了方便牧民收寄邮件物品,宝音德力格尔在潮格温都尔镇邮局申请了专属邮箱48号。每当牧民需要代收书信快递、邮购药品物品、收取报纸杂志的时候,他们留下的收货地址都是48号邮箱。20多年来,48号邮箱早已成了牧民们心中固定的地址,也是乌拉特后旗利用率最高最繁忙的邮箱,大家都说,在牧区就没有宝音德力格尔送不到的邮件。

一支志愿服务队 守护群众幸福生活

从1997年至今,宝音德力格尔共调解民事案件583起,查处治安案件165起。侦破刑事案件6起,为保护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7年,宝音德力格尔发起成立了乌拉特后旗宝音志愿服务协会,他个人承担了3万元的注册费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189名志愿者参加,共组织开展公益活动1586场次,涵盖文艺演出、法律宣传、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累计参与人数达到数千人,捐款捐物数十万元,成为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以戈壁大地作纸,以无私奉献、真诚服务为笔,宝音德力格尔将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感人诗篇书写在了乌拉特后旗这片广袤土地上。

(文图由市民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