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宣传月丨扎根河套大地 服务广大群众
——五原县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4-27 11:50:26 通讯员:任帅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2024年,五原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河套文化、北疆文化研究阐释,加强文化宣传、文艺创作、文化惠民、非遗保护传承,促进文旅融合,在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中持续发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原葵花公园(资料图)

理论研究基础不断夯实

参与了市政协《七彩河套文化》《河套文化耀北疆》理论研究;在黄河至北APP开设了《北疆文化大家谈》《诗词里的五原》等栏目;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北疆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培训会;设立了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基层活动实践基地,组建了北疆文化研究和文艺评论队伍;加强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诗词文化等文化元素与北疆文化的关系学研究和科学阐释,多篇理论文章被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网、文旅中国、内蒙古奔腾融媒等媒体杂志刊发。

精品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高银《艺韵北疆》、鲁成虎《古郡往事》、周月娥《土坷垃笔记》成功入选市文艺创作生产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学术作品《浩瀚诗海见五原》预计2025年7月出版,徐凤仙《走不出的乡村》入选《巴彦淖尔日报》“世界读书日,给你一份关于河套的书单”。

高银、辛永春作词,辛永春作曲的《葵海飘香》荣获2024年全国“词曲著作金奖”;王凤茁作词,王凤茁、张惠芬作曲的《新中国的向导》,樊柯廷、王凤茁作词,王凤茁作曲的《古郡五原我美丽的家园》荣登北京“公卿杯”原创歌曲排行榜。

李志轩摄影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荣获“大美中国——2024年第六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创意航拍摄影类百佳奖,《收获》入围“嘱托中前行”内蒙古优秀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作品展;张岳飞摄影作品《蜜瓜丰收》荣获第26届内蒙古摄影艺术展奖。

积极开展“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郭艾君国画作品《香远益清》和《荷塘清趣》入选“寻找美丽符号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女画家青岛邀请展,《朝露待日》入选第四届“九九重阳·松鹤丹青”内蒙古中国画展;齐娇陶艺作品“红陶花瓶——向阳而生”入选“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陈钧、薛红梅油画作品《古郡晨曲》入选第十四届内蒙古美术作品展;马晓明等人向日葵国画作品入选第九届“那山·那水·那云”巴彦淖尔美术作品邀请展。

五原县乌兰牧骑创(唱)作精品不断。以传承河套农耕文化为主题,编排二人台呱嘴《天赋河套大美五原》、民歌联唱《幸福中国万年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创作舞台剧《那面旗帜那年烽火》、组合唱《中华民族一家亲》、歌曲《中华手拉手》;以平安五原建设为主题,推出微电影《我是你的翅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推出小品《葵花情》。网上乌兰牧骑新创(唱)作品55部,线下新创(唱)《金灿灿的金河套》《渡阴山》《盛“柿”花开》《千年古郡话新风》《相逢春天》《天赋河套》《天赋河套大美五原》等18部反映河套地域文化的作品。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

承办了中国·巴彦淖尔“天赋河套美丽葵乡”第五届全国向日葵摄影展,举办了“葵花朵朵向阳开·共建美好家园”首届向日葵美术作品展,通过向日葵美术作品展现河套秀美风光,为北疆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五原县乌兰牧骑完成政府十项民生实事工程文化惠民下基层演出及各类主题演出156场,其中线下演出104场,线上直播52场,累计服务观众20万余人次;采用“点单式”及“合约式”服务群众,完成文化志愿辅导、培训18次,辅导2000余人;联合县文联参加全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诗歌朗诵会取得了优异成绩。公益电影放映完成1400余场。

五原县文联围绕推进“北疆文化建设”以及“强基工程”“我们的美好生活”等主题,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等单位,全年组织策划、主办承办了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近30场次,如“文润北疆天赋河套”中国作家协会走进五原县主题实践活动,摩尔城“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写春联送祝福书画活动,好人广场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暨“强基工程”启动仪式,文艺志愿服务试点村先进模范家庭拍摄“全家福”活动,套海镇“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暨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书画笔会,塔尔湖镇联丰村“天赋河套杮杮如意”书画笔会和摄影、诗词创作活动,阴山腹地、黄河故道、古城遗址大型采风活动等。

农文旅融合动力强劲

第21届国际向日葵大会·2024年国际向日葵产业成果推荐会在五原县隆重召开。近年来,五原县紧紧依托本地优势,深入挖掘葵花旅游文化,打造了主题公园、黄河至北万亩葵海旅游观光基地,建设了葵花主题广场、葵花主题博物馆,通过举办“中国河套葵花节”打响了河套葵花文化品牌战略,实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葵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天赋河套柿柿如意”五原黄柿子文化旅游季成功举办,五原黄杮子产品火遍网络,五原黄杮子品牌响彻区内外。五原县以其地处黄河至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铸就了黄柿子独特的口味口碑和文化价值,对于弘扬北疆文化、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意义重大。目前,五原黄杮子地理标志农产品广告语、商标(LOGO)征集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第二届冰雪文化旅游欣赏季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冰雪节融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体验,让人们充分感受河套大地、古郡五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对大力挖掘该县冬季旅游资源和冰雪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建设运营了“塞上田”露营地,重新启用了“黄河谣”景观带,设计了大美春光、经典研学、红色印记等多条主题研学线路,制定了进乡村、渡·阴山,进乡村、赋河套,黄河至北葵海游3条主题旅游线路。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图书馆共接待读者47101人次,借还图书6675册次,服务读者咨询300余条,读者满意度95%以上;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90场,参加人数近4万人;通过智能手机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推出了“科普+阅读”“红色+阅读”“节日+阅读”品牌阅读活动;组织了多场亲子阅读、文化交流活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项目入选国家级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参加“阅见西部”第一季——“诗歌里的家乡”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荣获内蒙古赛区优秀组织奖。

文化馆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8场,累计服务8万余人;开展书画、摄影、非遗等展览展示、宣传活动11场;开展广场舞、二人台、声乐、非遗技艺等培训16场;开展美术、非遗进校园活动7场;开展书画笔会、摄影采风活动4场;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2场;组建公益性艺术培训班5个;申报全区农村文化示范户3户;荣获“舞动巴彦淖尔”2024年全市第十届广场舞大赛银奖和优秀组织奖,第八届“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暨2024年莫尼山音乐那达慕优秀组织奖。

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历史文物图片展进社区、进校园宣讲,5·18国际博物馆日等活动12次;参与开展“乡村文化振兴”“民族政策宣传月”等宣传活动14次,发放文物普法资料及宣传彩页、纪念品1.3万余份;开展文物普查工作56(处)次,与文保单位负责人签订《文物保护协议》;建立模拟场景投影设备、互动墙激光投影设备和智能导览系统,完善游客沉浸式参观互动体验;拍摄以“感受时空变幻探寻文物之美”为主题宣传短视频,参与拍摄制作“文物会说话”等北疆文化栏目。

成功承办自治区科学健身草原行(五原站)活动,自治区青少年排球锦标赛、羽毛球公开赛、广播体操选拔赛,全市青少年轮滑赛等赛事5场;举办第三届冰雪节运动会、第三届中国象棋“棋王争霸”赛、青少年羽毛球赛、“千人健步走”活动、乡村趣味运动会、全县职工运动会等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14场;组织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暨柔力球精英培训、自治区羽毛球二级裁判员培训;组队参加自治区第九届百县气功大赛、广场舞大赛,全市社区运动会、全市第一届三大球运动会,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文化市场监管执法有力

版权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设立了4个版权工作站,75篇反映北疆文化特色的顺口溜、评论文、散文作品获得版权认证。文化市场监管执法有力,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220人次,检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场所610家次,办结各类违规经营案件5件,排查安全隐患23个;加大监管执法培训和版权保护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有效打击了文化市场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平安稳定健康运行。

成绩和荣誉接踵而来

五原县文联被自治区文联评为基层文联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五原县乌兰牧骑被评为全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五原印巷被评为国家级3A级景区;塔尔湖镇联丰村被评为自治区“歌游内蒙古”品牌示范村;古郡诗词文化园被确定为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塔尔湖镇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三批研学旅游基地;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葵花籽贴画课成功申报自治区首批“十佳研学旅游精品课程”;五原印巷成功申报自治区非遗街区,河套硬四盘成功申报自治区非遗工坊。高银加入了中国曲艺家协会,郭艾君加入了中国女画家协会。

2025年,五原县将继续不断扩大河套文化、北疆文化建设成果,促进文化惠民深入开展;将北疆文化建设融入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借助各种传播渠道讲好五原、河套、北疆故事,打造好北疆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