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乌拉特后旗文旅工作紧紧围绕旗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吸引超百万游客进入后旗,旅游收入达8.7亿元,同比增长3.4%。
宣传推广精彩纷呈。精心筹划“龙龘飞跃·福耀后旗”系列文旅活动7场,与草原全媒、掌上巴彦淖尔、河套微传媒等各级媒体联动,全网超百万观众在线观看。独具地域特色的“5·19中国旅游日”暨乌拉特后旗第二届乌盖蒙餐“珍珠”烧烤音乐节活动热闹非凡,接待游客6.15万人,旅游收入1870万元。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了各类文化志愿服务进基层活动64场,观众人数达21万余人次。鼓励苏木镇、嘎查村举办日常培训和小型那达慕43场,培养文旅人才110人,服务13000余人次。那达慕会场、阳山生态广场周周有活动,赛马、赛驼、非遗乌拉特婚礼现场情景表演等体育赛事和各类文艺演出精彩纷呈,丰富了群众公共文化需求。
非遗文化创新传承。立足非遗,发掘市场潜力,全旗先后举办了乌拉特玉雕、乌拉特泥塑、乌拉特刺绣等手工艺培训9场,服务780人次。组织开展非遗展览展示展销活动9场,观众人数达53200余人次。巴音宝力格镇、潮格温都尔镇和乌盖苏木申报成为市级非遗特色村镇,乌拉特民族手工艺产业基地、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牧民手工艺产业创业园和乌拉特后旗阳山生态商业步行街申报成为市级非遗特色街区。
创建工作硕果累累。乌拉特后旗驼球表演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竞技类一等奖。成功创建国家级2A级景区1个(布德民族手工艺非遗体验景区)、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1个(蒙医特色保健康养服务中心),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巴音宝力格镇团结村),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非遗工坊1个(乌拉特玉雕非遗工坊),2025年自治区农村牧区文化示范户1户(呼和温都尔镇任海禄),4家商户上榜自治区“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实体店,7件文创产品入选内蒙古文旅商品。
品牌创建成果丰硕。以歌游内蒙古品牌创建为引领,整合文旅资源,策划设计特色旅游路线6条,重点推出“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精品线路,沿线配备基础设施,建成呼和温都尔嘎查塞外驿站,服务过往自驾游客,与乌拉特后旗渡阴山旅游有限公司签订安全保障服务合作协议,实现嘎查集体经济与文旅产业“共赢”。各级媒体发布渡阴山宣传视频153条、文章408篇,文章、视频、图片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网、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各级媒体转载引用,关联浏览量过亿。
2025年,乌拉特后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将充分发挥“中国驼球之乡”的知名优势,积极举办以戈壁红驼为主题的文旅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北疆文化”品牌,高质高效推动全旗文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