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中旗:加大招商力度 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05 11:08:16 通讯员:梁震英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全面推进,招商引资的逻辑悄然发生变化。各地方政府相继退出传统招商赛道,从比拼税收优惠、财政奖补,向比拼招商方式、营商环境转变。

乌拉特中旗早在2021年就转变思维、找准优势,开始探寻契合自身特色的招商引资新“解法”。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4年间,全旗累计实施项目513个,其中政府投资超5000万元、社会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6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5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9.5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48.7%和65.3%。单看2024年,乌拉特中旗创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招商引资资金总量、招商引资签约开工项目落地数量、实际到位资金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等六个全市第一。

打破区域之间的招商内卷,乌拉特中旗如何通过打造综合优势来吸引创新要素聚集,进而构筑从招商到发展的新模式?

主动变招创新方式招大引强

招商模式里,巧妙的招商策略尤为重要。

乌拉特中旗亮出一套全新打法——全领域分赛道招商、“一把手”领衔式招商、市场化专业化招商、驻点专场招商、人才科技协同招商等。制定出台《乌拉特中旗招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关于激励干部招商引资“揭榜挂帅”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配套“两图两库两表”(“两图”即工作流程图、组织机构框架图;“两库”即招商资源库、目标企业库;“两表”即工作计划安排表、外出招商实施表),形成“外出招商+旗内保障+招商大使+会议推介+协会联动+基金配套”的招商体系。

围绕农牧业、工业、文化旅游、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等领域组建14支招商工作组,每个工作组每月在外招商不少于14天。紧扣产业链精准绘制招商图谱,结合国内重点产业分布,确定上海、深圳、杭州等重点招商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招商区域,走出去考察招商173批次,拜访各类企业1123家,请进来回访企业133家。先后在上海、深圳、浙江、山东等地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11次。积极推动商会、节会招商,聘请招商大使18名,发挥以商引商的辐射效应。

乌拉特中旗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多次接待来考察的客商、推介投资环境,并带队前往京津冀、长三角开展领航招商。同时,由10名处级领导牵头推进招商洽谈、项目研判。各苏木镇党政“一把手”带头上阵,形成上下联动、互促共进的招商氛围。

苦练内功倾力优化营商环境

周围强手如林,乌拉特中旗如何持续展现作为投资热点城市的潜力和魅力?营商环境,是乌拉特中旗打出的一张“王牌”。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建立政银企合作平台,促成银行和企业达成产业发展资金授信贷款44.11亿元。优先要素保障,在土地、税收、物流、水电气、新能源等方面给予补贴,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完成“七通一平”(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网络及场地平整)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项目落地上采取容缺办理、联审联批、全程帮办、“一站式”服务。旗领导率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行动,严格执行旗委常委会定期与企业家座谈、优秀企业与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关心关爱企业家十二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提供强大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真金白银的支持,创新的招商方式,“保姆式”的服务,乌拉特中旗全旗上下紧锣密鼓、忙而有序……跳起来摘桃子,俯下身抓落实,一大批体量大、分量重、质量高的项目纷纷入驻,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