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教育局关于查处4起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案例的通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临河区教育系统依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紧盯节假日等重点时期,严厉打击校外培训机构(个人)违法违规行为。现将2024年查处的4起违规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案例通报如下。
案例一:2024年5月13日,日常巡查发现,许某,在临河区一学校附近以“瑞启托管中心”名义,违规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临河区教育局执法人员现场约谈负责人并立案调查,责令立即停止违规培训行为,退还所收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已执行完毕。
案例二:2024年6月1日,日常巡查发现,王某,个人在临河区景晨花园小区临街商铺(无牌匾)内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市教育局、临河区教育局联合行动,对该场所进行查处,责令立即停止违规培训行为,退还给家长违规所收费用,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已执行完毕。
案例三:2024年11月16日,日常巡查中发现,韩某,个人在临河区今日嘉园小区一住户内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临河区教育局执法人员现场约谈负责人并立案调查,责令立即停止违规培训,退还所收费用,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对韩某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案例四:2024年11月16日,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查实,赵某某,在临河区今日嘉园小区借用某托管机构场地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市教育局、临河区教育局联合对该场所进行查处,并进行调查。经查看该人手机收款记录并与学生家长核实,暂未收取费用。责令立即停止违规培训行为,并给予赵某某和托管机构经营者警告处分。
下一步,临河区教育系统将重点聚焦查处以托管中心、教育咨询、文化传播、素质拓展、思维训练、作业辅导、AI自习室等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以及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账号发布违规招生广告信息行为,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核查一起。
特别提醒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3号)已于2023年10月15日起实施,面向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由过去的违规行为纳入违法行为范畴。在近期的检查中,一些举办者为逃避检查,采取锁门、安装栅栏、封闭通道等手段,将孩子置于密闭隐蔽场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写给家长和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校培机构的话
家长:您是孩子健康成长第一责任人,孩子的生命安全及心理健康需要放在孩子未来成长首要因素来重视。以前发生的火灾事故,后果惨痛,希望可以触动到您的责任、安全意识。假期是一段难得的亲子时光,陪伴是给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在朝夕相处的假期中,您可以帮助孩子科学合理安排假期时间,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心灵,关注孩子心理状况,指导孩子科学调适情绪,积极化解心理压力;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用善于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点点滴滴地进步,让孩子在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学会自理自立、自信自强,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好习惯。临河区教育局再次呼吁并提醒您为孩子安全负责,远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不要把孩子的假期变为“学期”,不要把对孩子的关心变为孩子的压力。
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校培机构:教育是良心的事业,不是逐利的产业。孩子爱学习的优良品质应该被表扬和鼓励,但是为了逃避监管,曲解变通“双减”政策、教孩子撒谎应对检查,是对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挫伤和瓦解,更是对良好师德师风的亵渎。只片面追求分数,忽略孩子品行品德的教育害人害己。再次提示在职教师、校培机构,严禁以任何形式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
每一个家庭都是最好的学校,每一名家长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一生的榜样!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家事也是国事,寄托着家庭的希望和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创建良好环境,为孩子度过一个平安、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保驾护航!共同呵护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投诉举报电话
如您身边发现有违规培训,请及时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违规学科类培训举报电话:
临河区教育局:0478—7809832
违规非学科类培训举报电话:
临河区农牧和科技局举报电话:0478—8921609(科技类)
临河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举报电话:0478—8761664(艺术类、体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