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 德岭山镇:做大做强辣椒产业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5-01-16 10:46:29 通讯员: 郝炳未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隆冬时节的乌拉特中旗寒风凛冽,但德岭山镇的辣椒精深加工产业园辣椒初选烘干厂却是一片火热。伴随着机器加工的阵阵轰鸣,成吨的辣椒们顺着滚筒一路掉到机器旁的大纸箱里。加工车间内充斥着辣椒的香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辣椒,现在是德岭山镇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的法宝。

辣椒丰收

“好辣椒不愁卖!两三个星期不到,咱们的辣椒全部卖完了。”四义堂村辣椒种植大户鲁广军喜滋滋地说。

德岭山镇位于北纬41°黄金种植带,镇域总面积923平方公里,全镇拥有耕地65.4万亩,高标准农田35万亩,是河套平原耕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大镇。这里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种出来的辣椒清脆爽口、又辣又甜。目前,全镇引进朝天椒、芜湖椒、千金红、山樱椒、艳椒、国产S17等10余个畅销品种的辣椒,2024年全镇辣椒种植面积2.2万亩。

每年到了辣椒成熟季,放眼望去如置身红色海洋,一串串辣椒像喜迎丰收的鞭炮挂满枝头,来往田间游玩的游客也时不时钻进万亩辣椒地体验采摘辣椒的乐趣。

好“看”更要好“赚”。为发展好辣椒种植产业,德岭山镇持续深挖现有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聚焦“加工”和“品牌”,规划构建“一园、一城、两基地、N选厂”空间布局,即德岭山辣椒精深加工产业园、北方辣椒城、德岭山辣椒制种育苗基地和辣椒种植基地、德岭山镇村、组辣椒初选加工厂,从种质建库、种苗繁育、田间植保、耕采机械、仓储转运、初深加工、生物提纯、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消费溯源十大环节进行体系化、精准化规划布局,全面放大龙头公司的市场和资金优势、党组织的组织和引领优势、种植能手的技术优势,让德岭山镇辣椒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德岭山镇已成功引进了内蒙古榕尔红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郁金商贸有限公司、内蒙古满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富旺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加工企业投资建设,并为当地提供了150余人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持续拓宽销路,德岭山镇的辣椒不停“变身”,制成糟辣椒、泡椒、剁椒和辣椒面等众多品类,辣椒的效益不断提升。“2024年我们加工了5000亩辣椒,其中朝天椒5000吨、打酱椒5000吨、色素辣椒5000吨、干辣椒面5000吨,预计可带动全镇农户增收1.5亿元左右。”内蒙古榕尔红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榕面露喜色。

“今年我种了100亩辣椒,全部是咱镇里引回来的品种,亩产量达3500斤,100亩辣椒收入将近100万元。”四义堂村种植大户郭永亮开心地说。

如今,德岭山镇又建设了义堂红辣椒育苗科技示范中心。以辣椒精深加工产业园为中心,一期投资2000万元打造沿黄280亩钢架双层后墙棉被育苗日光温室90座,二期投资2000万元用于建设240亩钢架双层后墙棉被育苗日光温室。

“今年开春即投用,以辣椒育苗为主,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人,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预计每年可带动全镇经济增长700万元。”育苗基地负责人刘少华说。

“德岭山镇党委、政府这段时间在集镇广场集中举办‘一镇一品’年货节活动,通过加强对德岭山辣椒全产业链的宣传,吸引外来游客到当地品尝辣椒系列产品。同时,我们将积极招商引资,拓宽市场,让未来‘北方辣椒城’的优质辣椒农产品走出去,把真正优质的企业引进来。”德岭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韩宪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