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5-01-07 12:04:05 文:李富(赤峰)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盛满五谷的诗行,从舌尖滑到心底,不仅是对身体的滋养,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一个热腾腾的腊八节,是记忆的桥梁和乡愁的航向,是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纽带。年味,从这一天开始积攒,在唇齿间、在胃里渐渐升温。

——编者

腊八粥香飘四野,滋味浓稠满口香。

在记忆的幽深处,总有那么一缕暖融融的烟火味儿,如轻纱般萦绕不散,它源自家乡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伙房村的腊八粥。那滋味啊,宛如陈酿,承载着乡音的憨直质朴、乡情的浓郁醇厚、乡愁的悠远绵长,将亲人间那化不开的爱意丝丝缕缕地编织其中。任凭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它始终在心底闪烁着温润的光,惹人眷恋,让漂泊在外的我心底满是憧憬,无尽怀念。

伙房村,仿若一颗遗落在北方广袤大地褶皱间的璞玉,村名质朴平实,仿若在悠悠诉说着往昔那些邻里乡亲齐聚一堂、共起伙房的热闹往昔。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在土坯墙外呼啸肆虐,屋内的火炕却被烧得滚烫。一家人围坐一团,女人们在灶火前忙忙碌碌,灶台上的火苗欢快地跳跃,映照着她们满是操劳却坚毅刚强的面容;男人们则在一旁悉心修理着农具,为来年的农事做着准备;孩子们嬉笑玩闹,满屋子回荡着他们清脆的笑声;老人们吧嗒着烟袋锅子,烟雾缭绕中,满是岁月的悠然。此时,屋子里充盈着浓浓的乡音,那乡音啊,带着“干啥去”的尾音俏皮上扬,关切之意溢于言表;喊孩子吃饭时,声调悠悠长长,宠溺之情尽在其中;唠家常时,又似竹筒倒豆子般噼里啪啦,热情似火。在这片乡土之上,一声乡音便能瞬间消融冰雪,让寒冬腊月也涌动着脉脉温情。

而每至腊月初八,这乡音便好似被注入了兴奋剂,越发急切,愈发欢快。天还未破晓,母亲就悄然起身,轻手轻脚地舀水、淘米,生怕惊扰了这沉睡的黎明。紧接着,灶膛里被她用干牛粪引燃的火苗“噼里啪啦”地蹿了起来,瞬间映红了她那张满是生活痕迹却又写满坚毅的脸庞。锅里的水开始欢快地翻滚,母亲依次将黄米、小米、红豆、绿豆等食材倾入锅中,动作娴熟流畅,又带着几分对传统的敬重与虔诚。我乖巧地在一旁守着,时不时被母亲指派着添把柴,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锅里逐渐浓稠的粥,满心都是期待,仿佛锅中正酝酿着一场奇妙的魔法。

腊八粥的香气就这样慢悠悠地在屋内氤氲开来,起初是若有若无的谷物清香,淡雅清新,仿若春日田野里的微风拂面。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豆子渐渐煮烂,米香愈发浓郁,混合着灶火燃烧散发的烟火味儿,那股醇厚馥郁的香气便直钻鼻腔,惹得肚子里的馋虫咕咕直叫,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尝为快。这香气悠悠飘散出院落,引得墙外路过的邻居们笑盈盈地探问:“哟,恁家这腊八粥咋恁香嘞,闻着都让人直咽口水!”母亲闻声,脸上绽出一抹自豪的笑容,高声回应道:“今年的料足实,多煮些,一会儿给恁家送一碗尝尝鲜。”在伙房村,腊八粥的香气就是邻里间情谊相通的温馨纽带,一锅热气腾腾的粥,暖了一条街,也拉近了一颗颗质朴的心。

等待粥熟的过程,是一场甜蜜的煎熬。一家人围坐炕头,听老人讲古。老人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岁月的沧桑,讲起过去闹饥荒的年月,腊八粥便是救命的稻草,哪怕只有寥寥几把粗粮,在那艰难时世,也能熬出星星点点的希望之光;又讲祖辈闯关东,一路风餐露宿,最终扎根这片土地,凭借勤劳的双手,在这贫瘠荒芜之地筑起温暖的家园。那些故事在袅袅粥香里悠悠飘散,我仿若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先辈们的艰辛,也由此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更将坚韧的品格深深烙印心间。父亲偶尔也会插上几句嘴,谈及来年的农事规划,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仿若金秋的累累硕果已在眼前摇曳生姿。而我,依偎在母亲身旁,轻轻抚摸着她纳鞋底磨出老茧的手,听她念叨着在外闯荡的亲人,盼着他们能早日归家,尝尝这热乎香甜的腊八粥。念着念着,祖母的眼眶就湿润了,泪光中满是牵挂与思念。亲情,在这一锅腊八粥前愈发深沉厚重,滚烫炽热。

终于,粥熬好了。母亲笑意盈盈地给每个人盛上一大碗,热气腾腾,仿若冬日里的暖阳。碗里的腊八粥色彩斑斓,红的豆似火,绿的菜如翠,黄的米若金,相互交融,恰似家乡的山川大地,朴实无华却又厚重深沉。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送入口中,软糯香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谷物的醇厚、豆子的沙绵、蜜枣的甘甜相互交织,奏响一曲味蕾的欢歌。每一口都饱含着母亲日夜的辛劳,承载着家的温暖;每一口都能品咂出岁月的沉淀,尝出成长的足迹,那是故乡给予我的最珍贵馈赠。

如今,我已阔别伙房村多年,置身于繁华喧嚣的都市,尝遍了无数山珍海味、珍馐佳肴,可那腊八粥的味道却如同一颗永不生锈的铁钉,深深楔入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城市的腊八,街头巷尾虽也有售卖腊八粥的店铺,可那机械熬制的粥,总像是缺失了灵魂的躯壳。没有了母亲清晨燃起的那簇温暖灶火,没有了祖父饱含岁月的故事、祖母满是牵挂的念叨,没有了邻里间那爽朗质朴的欢声笑语,那仅仅只是一碗用来果腹的甜粥,哪里能比得上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

但我深知,无论脚步迈向何方,无论距离故乡有多远,伙房村的那片土地、那缕袅袅炊烟、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永远是我心灵深处的归宿。在异乡的寒夜,每当我闭上双眼,那熟悉亲切的乡音、醇厚醉人的乡情、悠悠绵长的乡愁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伴我安然入眠。我满心憧憬着,终有一日能再次踏上故土,尝一尝母亲熬制的腊八粥,再细细聆听那温暖如初的乡音,重拾那段满是眷恋的悠悠旧时光,让那暖彻心扉的味道再度盈满心间。

伙房村的腊八粥,宛如岁月精心熬制的一味良药,慰藉着游子漂泊无依的心;又仿若故乡系于心头的一缕细丝,无论相隔千山万水,只需轻轻一扯,思念便如决堤洪水,汹涌而来。它带着泥土的质朴芬芳、亲情的炽热温度,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流淌,永不停息。让我于尘世的喧嚣纷扰中,始终守望着那份最初的美好,怀揣着希望之光,义无反顾地奔赴未来的山海。因为我深深明了,那味道的尽头是家的方向,是心之所向,是灵魂永远的避风港。

回首间,腊八的风仿若又轻轻拂过伙房村的街巷,裹挟着腊八粥的馥郁香气,声声呼唤着远方的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