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腊八节
在我们老辈人的记忆里,腊八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腊月初五六,人们开始制作冰块,水桶灌满水放院里,经过两三夜,冰冻得很结实。如果离河槽近,就去河里砸冰块运回院里。初七这天,家家户户用刀具打磨雕刻腊八人。将近三尺高的腊八人,五官端正,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十分可爱。浇水,使其冰冻站立,固定在院子中央。
到腊八这天,母亲凌晨起床,生火煮腊八粥。那时很难买到白砂糖,只能放糖精增甜。
我们小孩子心里惦记着腊八人,也早早起来,舀上两碗腊八粥的清汤,浇在腊八人的头上,腊八人瞬间穿了一身紫红色衣服。
天还没亮,母亲的腊八粥就已熬好。头天晚上剥好的蒜瓣也已用醋泡上。一大家子人围坐在煤油灯下,享用热气腾腾、软糯香甜的粥。父亲一再告诫我们,吃粥不许发出响声。暖融融的氛围洋溢着幸福的感觉。
天大亮时,我们开始砸腊八人。“噼里啪啦”,冰凌碴子四处飞溅。我们兄弟姊妹抓起冰碴儿,相互往衣领口扬撒,一时间,尖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如果当年自家杀了猪,中午,母亲会给我们煮腊肠。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我们还沉浸在腊八节的快乐中,过大年的快乐又向我们招手了。每个小孩子都欢呼雀跃,期待着春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