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乌拉特前旗公安局政工办副主任赵惠萍正忙着设计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展厅,为单位申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做准备。多年来,单位每次有新的宣传内容,赵惠萍总要第一时间对这些功能室进行及时设计更新,而这也是赵惠萍政工工作警营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我们打造这个文化育警小阵地,是想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于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以点带面,树立新时期公安民警知识丰富、技能全面、文武兼备的新形象。”赵惠萍说。
多年来,她经常是一整天坐在办公桌前,归集一个又一个的数据、报送一篇又一篇的材料、制定一份又一份的方案,用真心当好民辅警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新时期,公安工作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只有把全体民辅警的思想统一起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大力开展警营文化建设,才能增强公安队伍凝聚力,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赵惠萍说。
尽职奉献是赵惠萍从警的格言。她多次学习借鉴外地场馆设计经验,主动发挥自身美术特长,设计了警史陈列室、党员活动室、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等功能室。她设计打造的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不仅提升了民警和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更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让文化育警在一次次服务大众中大放异彩。
赵惠萍不仅是公安队伍里的“设计师”,还是一位“笔杆子”。从警这些年,她撰写了百余篇大要案纪实,多篇被央视作为脚本在《今日说法》《天网》等栏目播出,让更多基层一线的警察故事走入了荧屏,用现实案例教育启迪社会大众。
工作之余她一边虚心向剪纸老艺人学习剪纸技艺,一边大胆创新,将警营文化融入剪纸艺术中,抒发着对警察职业的情感,创作了几百件警营文化作品,用手中的“剪刀”彰显出了“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
2020年,乌拉特前旗公安局专门为她设立了“赵惠萍警营文化工作室”,成为文化育警的一个小阵地。在那里,典型人物作品、民族团结作品、警察剪影肖像……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内涵,“她们”是赵惠萍艺术创作中的代表,也是多年来她潜心耕耘的见证。而作为非遗河套剪纸传承人,赵惠萍不仅用传统文化熏陶民警,还把文化讲堂引入警营,让大家在紧张地工作之余身心得到了放松。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多年来,赵惠萍将红色文化、警营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题材融入自己的剪纸作品,她的《抗疫》系列作品在全国抗疫书画大赛中获“特等奖”,《草原母亲都贵玛》和《刘胡兰》在“沿黄九省(区)庆祝建党百年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分获“金奖”“银奖”,她用非遗剪纸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和社会正能量得到了弘扬和传承。
“作为一名民警,我也剪了大量警营的题材,因为我见多了战友们舍生忘死抓捕犯罪的场面,也亲身经历了社区民警走街串巷的不厌其烦,巡逻、勤务、搞防火防盗防诈骗宣传,加班加点整案卷、录信息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我就想通过我的剪纸作品,把民警这些工作的点点滴滴呈现给大家。”赵惠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