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喜人成绩,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持续深化党建相关工作,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内涵,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成为二道桥镇高质量发展的团结根基。2024年,二道桥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示范创建点3个,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辛勤地付出,让荣誉纷至沓来,二道桥镇先后荣获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镇、全市干事创业好班子称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推进“三项工作”同频共振,压缩微信群、会议、牌匾50%以上,发现问题37个,完成整改25个,化解历史遗留问题2个。推进为民办实事走实走深,开展“揭榜挂帅”活动,与区内外6家企业签订协议3项。梳理解决为民办实事和群众微心愿事项138件。新建文化活动广场、果蔬交易市场、分拣车间,新修路12.4公里,桥涵口闸15个,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满意展笑颜。
二道桥镇用一个个鲜活的数字,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做大设施农业,新建5000亩设施农业产业园,亩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做强红色产业,新建隆正合作社千亩育苗基地,引入辣椒加工企业2家,辣椒生产线累计达到14条,日加工能力达到2500吨。依托辣椒小院,示范种植耐盐碱辣椒品种160余个,建设万亩红色产业园,全力打造辣椒小镇。隆正合作社成为国家级示范社,进入全国500强。做好种业发展,建设西蒙种业科创园,承担国家转基因玉米审定试验13个,制种面积3万亩,西蒙种业成为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获市长质量奖。完善南小召千亩渔业基地基础设施,实现900余亩集中连片标准化养殖。二道桥镇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农业附加值增加,项目建设提升品质,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让二道桥镇平添了更多的发展底气和自信。强化党委统筹,完善“三个五”党建品牌和“十企联十村建十园带千户”机制,争取项目6个,资金1514万元。强化支部引领,8个村领办合作社,带动规模化种植8.1万亩,9个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强化党员示范,党员王海瑞在板茬地上示范种植小麦,带动全村种植小麦2000余亩,全镇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强化聚力赋能,培育乡村振兴党员急先锋、产业带头人50名,建成辣椒、节水、水产养殖科技小院,引进3名专家及8名研究生。
创建乡村建设样板区,完成7个村庄规划,推动庆隆整村搬迁,打造庆丰新村和永乐六组庭院经济示范点2个。创建生态环境友好区,完成集镇环境整治、中心村亮化美化、四大干线贯通等工作,打造美化绿化示范村2个。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扎实推进煤改电973户、完成户改厕140户。创建产业发展引领区,不断完善仓储物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仓储+金融”模式,入驻企业达到37家,为2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12亿元。组团发展东方红太阳升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设施农业产业园、甲一石桥“六小”经济产业带、查干种养加销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推动“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创建节水增效典型区,发挥“党支部+群管组织”用水联合社作用,建成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3个,整村推进水肥一体化灌溉村1个,采取“四种”模式,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达10万亩,节水达10%以上。创建乡村治理示范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推动“五位一体”治理模式(即党员积分量化、一村八化、积分制、清单制、村规民约),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5个。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七个结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举办辣椒节。